劉可欣:錙銖必較
上週,我在一家連鎖快餐店吃早餐,看見一名老翁點了三文治和咖啡,向店員拿了數包糖和奶精后,又索取了一個塑料袋。
他坐下吃完三文治后,突然拿著收據走向櫃檯問收銀員:“為何你多算我20仙?”
收銀員解釋,那是因為塑料袋不是免費的,需要征收20仙。
老翁聽后立刻轉身,拿起桌上的塑料袋,還給收銀員。
收銀員只好從那個裝著塑料袋收費及小費的透明塑料方盒中,拿出一個20仙硬幣,遞給老翁。
不久后,我看見老翁拿起電話,和電話另一端的人說:“她給我一個塑料袋,竟然要收20仙!”
或許老翁并不曉得,檳州政府在推出“無免費塑料袋”政策后,凡是要向參與的商店索取塑料袋的消費者,都需要繳付20仙,這20仙將會納入赤貧基金中。
老翁看起來不算是太貧窮的人,相信他這么精打細算,是個人的理財態度及習慣吧。幾天后,當我第一次學習用銀行的自動存款機,繳付車子的每月供期時,發現供期的尾數是8令吉,而自己只有10令吉及50令吉的鈔票,開始擔心自己多繳付的2令吉,無法從之后的賬單中扣除。
在銀行問其他人是否能換錢,又發短訊問家人及朋友后,終于安心將鈔票存入機器。
我平時會將此類事視為麻煩之事,此刻卻會為了2令吉,為自己添麻煩去問,看來,經濟不景氣對人們習慣的影響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