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泰王(完結篇)展現“法王”概念 泰王 賢慧治國獲民擁戴
整理:本報國際組
泰國國君的權威,源自古代小乘佛教“法王思想”,君主德才兼備,是受到人民愛戴和敬畏。僅管上世紀30年代泰國王權已轉化成君主立憲的制度,屬於國家象徵性元首,但至今人民對君王的心,並未改變。
泰王蒲湄蓬所屬的卻克里王朝,不完全是阿育陀耶王朝(1349年-1767年)所盛行的婆羅門教“神王思想”,而更多的是素可泰王朝(1238年-1350年)所盛行的小乘佛教“法王思想”。
被讚舉農民國王
前者強調國王血統的高貴和生而具有的神性,屬於“君權神授”範疇;後者強調國王的德才兼備,行為切合佛法正道的義理,屬於“賢人治國”範疇。
蒲湄蓬在位時多次走訪鄉里,致力於培訓農民,如何提高農業的產量,整治痲瘋,還有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其賢明的才幹和仁慈的品行,充分詮釋了“賢人治國”的“法王”概念,從而贏得了泰國民眾的真心擁戴。
基於對農業發展的貢獻,泰王2006年獲頒聯合國的人類發展終身成就獎。
這位足跡曾遍佈泰國各處邊遠山區和貧困農村的“農民國王”,至今在民眾中依然擁有無可褻瀆的尊榮。
大街小巷的街頭、餐館、辦公室,甚至一般民宅,都會懸掛泰王聖照。在泰國公開場所舉辦活動或電影院,都會先播一段歌頌泰王的《頌聖歌》,所有人都會起立致敬。
泰國王室成員、舊貴族、商界大亨,以及軍方菁英之間的通婚,在鞏固王權的過程中也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美軍助抬高泰王地位
1945年至1990年冷戰時期,各國不想爆發大規模戰爭,而是通過局部代理人戰爭,以科技和軍備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對抗,泰國屬於美國陣營,獲得來自美國的支援。
美國基於利益需要,希望獲得盟國人民大力支持,就在盟國首腦身上下功夫,為他們塑造一個美好形象。
泰王蒲湄蓬在國內本來已有不小的影響力,美軍順水推舟,不斷宣傳泰王,使泰王成為文人領導的政府和軍人政府之間的仲裁者,擁有判定是非的超然地位。
在美國的推波助瀾下,以及泰王成功平息政變,讓泰王聲望居高不下,美國和泰王室雙方也因此而各得其所。
政治動盪衝擊君主存廢
王儲瓦吉拉隆功已依1924年《王位繼承法》被宣布成為拉瑪十世,然而帕拉育代為宣布王儲要求一段“與民同悲”的時間,不願立即登基;在這敏感問題的敏感之際,這一“插曲”當然引發猜疑。
王儲瓦吉拉隆功長久以來,在泰國民間有著牢不可破的暗黑形象:他的喜怒無常、行為乖張,對政治事務興趣低落,於王室職責毫不在乎,對於泰國君主立憲制的願景更是一片空白。樞密院與軍方內部反王儲的勢力龐大,加上王儲與達辛之間的緊密關係,長期的政治發酵下,為王位繼承問題平添變數。
新國王依《王位繼承法》擁有的“合法性”,若完全無法得到實際政治與民間社會支持的“認受性”,這種法律依據將一無可恃。
後蒲湄蓬時代由一個不民主的軍政府,加上一個聲望低落且行事無章的新國王揭開序幕,泰國政治將不可避免的“硬著陸”,長期激烈的政治動盪勢所難免,甚至衝擊君主立憲制的存廢。
紅衫軍黃衫軍政治角力
2014年5月陸軍總司令帕拉育上將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首相英叻(前首相達辛的妹妹),彼時是泰王健康惡化首傳病危之際,軍方接管政府目的是藉此掌控政府,以在王位繼承問題上取得主導權。
兩年多來軍政府設法推遲舉行大選,數度背棄還政於民的承諾,目的即在於此。蒲湄蓬時代建立了以泰王為核心、結合大資本家與資深軍文官僚而形成影響力龐大的“王室網絡”(network monarchy),在全球最大王室資產的運作與軍方的支持下,牢牢掌控泰國的政治與經濟。擁護王室的“黃衫軍”的出現,更令“王室網絡”勢力壯大。
然而,2001年,泰國政治在達辛陣營“紅衫軍”贏得所有國會大選而長期執政下,產生結構性的變化。後蒲湄蓬時代的開始,政局形勢更難以捉摸。達辛體制的權力合法性來自於具體可計算的選票,而王室網絡干預政治的正當性則基於民間社會對泰王無形的崇拜與神化;兩個權力集團必然因為政治權力與巨大利益,持續衝突。
祟高政治權威制衡黨派
儘管從形式上看,泰國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進入多元民主轉型,但無論是政治權力結構,還是國民政治心態,都為泰王保留著至高地位。
從議會爭執,到街頭衝突,再到軍事政變,泰王都擁有足夠的智慧與權威加以裁定,從而保證社會安定。泰國曾被譽為“不粘鍋”,寓意政治動盪不會影響經濟發展,其中很大程度上就要歸功於泰王的“防火牆”功能。
隨著泰王逝世,泰國政治失去長期存在的重要制衡力量。儘管從2014年陸軍總司令帕拉育政變開始,保王派與軍人集團就試圖構建新的制衡體系,並在8月通過公投的新憲法中進行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軍人集團在權力博弈中扮演裁判而不是棋手角色,從而以更超脫的立場維護泰國政治穩定——但問題在於,無論是繼承者、保王派,還是軍人集團,亦或兩者聯合,都難以全盤繼承泰王的政治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