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非減教育撥款理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赤字非減教育撥款理由

國家財政出現赤字,不是削減教育撥款的理由,政府不能以財政赤字為由,削減政府大學的撥款,否則拖慢我國朝向高收入先進國與知識型社會的進度。



國家教授理事會在1週前表達對2017年財政預算案的期望,並重點提及政府大學的撥款與研發經費,以免影響本地政府大學的學術素質;言猶在耳,週五提呈國會的財政預算案,大學撥款“大縮水”,劇減近15億令吉,政府大學肯定大失所望。

造成經濟負擔

2017年財政預算案的各項撥款建議,顯示政府緊縮腰帶,除了增加援助金額、稅務減免等小驚喜,基本上沒有甚麼實質驚喜,但政府大學則感受到“切膚之痛”。



20所政府大學的總撥款,從2016年的75億7000萬令吉,在2017年減少至是61億2000萬令吉,少了14億6000萬令吉,或19.23%,是一筆龐大數目,撥款劇減,2017年的運作與研究經費、學費,都受到影響。

在政府撥款支助下,政府大學可以提供廉宜學費但優質的學習環境,是家境欠佳的學生的希望,讓莘莘學子圓大學夢,否則就得準備更多金錢,以進入私立大學深造,這也為家長造成經濟負擔。

不應提高學費

國家財務每年都有赤字,政府大學必須面對撥款逐年減少的事實,與其依賴政府撥款,倒不如設法自力更生,包括與企業機構合作,投入更多研究與發展項目,通過研發產品市場化與專利權,為大學帶來收人,進而減輕大學的運作與研發經費負擔。

雖然政府大學可以仿傚私立大專,向學生收取更高的學費,以維持大學的運作,但是,學生是否有能力承擔昂貴學費,才是提高學費的首要考量。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