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戴美清
攝影:胡傳成
(芙蓉26日訊)大選未到先熱,行動黨森州主席陸兆福又有新搞作,在中選的國州選區派發《社區報》,以文宣搶攻馬來區,力爭馬來選票!
陸兆福推出真納州選區及芙蓉國會選區的《社區報》(Buletin N1 Chennah/P128 Seremban),並于10月中旬開始以沿戶方式派發,刊物是以馬來文為媒介及分發到馬來區。
陸氏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披露,《社區報》以國文為媒介語,集中分發給芙蓉國會屬下馬來選民為主的州選區,例如冷京、暗邦岸、小甘密。
字少圖多傳達動態
他說,《社區報》印制1萬份,在獲得贊助印刷下,是以免費方式派發,通過字少圖多的方式,傳達他在選區的動態。
“印刷及派發《社區報》旨在讓馬來選民瞭解我的選區活動及對課題的見解,因為行動黨長久以來面對大部分馬來媒體一面倒,不給予空間報導行動黨新聞,或是偏見的報導。”
他指出,行動黨目前只能依靠一家馬來報章的報導,在新聞宣傳面對局限,在而在馬來社會,除了年輕一群使用網絡,郊區地方仍依靠報章及電視,但除了國會直播,行動黨無法獲電視台宣傳。
“在華文報及淡米爾報章,我們沒有面對這些困難,因此必須設法突破困局,自動自發印製社區報。”
陸兆福在2013年全國大選,轉戰芙蓉國會報捷,國會屬下6個選區羅白、沉香、汝來、冷京、小甘密、暗邦岸,結構屬混合選區;巫裔選民佔44%、華裔41%、印裔佔14%。
他說,在小甘密尚能配合公正黨州議員進行活動,暗邦岸及冷京為巫統選區,則需加倍努力。
民聯瓦解 馬來選民扣分
陸兆福不諱言,在308及505全國大選,馬來選民對行動黨的支持已有突破,不幸的是民聯瓦解,促使行動黨在馬來選民心目中的印象再遭受打擊。
他認為,行動黨成為攻擊的對象,原因是一旦行動黨成為全民政黨,就會直接影響巫統政治地位。
“在打破種族政治的理念,反對黨整體的步伐一致,唯獨伊斯蘭黨在退步及變得更加極端,回到巫統早期強調馬來人穆斯林大團結,我們不可能跟隨此步伐,而需尋找新出路。”
他說,希望聯盟三黨都希望打破種族政治,也冀馬來西亞土著團結黨(BERSATU)有同樣看法。
針對森行動黨要爭取增加一席,在馬來選區對壘巫統,他說,行動黨創黨之后的大選,都曾對壘巫統,森行動黨在1969年于寧宜州選區、西魯沙州選區及老港州選區勝出,當時西魯沙州選區還是巫裔候選人。
他披露,80年代之后,其他反對黨誕生,例如四六精神黨、公正黨誕生,行動黨已沒有對壘巫統候選人。
“反觀國陣認為的大家庭裡,各政黨各自爭取族群支持,使用共同的標誌上陣來取得三大種族支持,馬華少去馬來區,巫統不去華人區,形成缺乏“跨文化”,只會使種族思維更加強化。”
他說,巫統只談馬來人的事,馬華只提華人課題,思維上是無法走出框框;行動黨不論在思維或選舉需要,都不忽略任何族群。
尋策應對抹黑行為
陸兆福坦言,要讓馬來選民接受行動黨,是當前最大的挑戰,尤其是正值巫統及伊斯蘭黨,在全馬不停抹黑行動黨是“反馬來人”或“反伊斯蘭”,行動黨必須克服及設法應對,否則只處于挨打。
“印刷《社區報》是自動自發的一項工作,任何多一分的努力,對黨都是有幫助,身為芙蓉國會議員,我亦是全民的國會議員,在思維、行動及社區工作,都應該涵蓋各種族。”
他說,在505大選,巫裔選民的支持平均約30%,有些城市地區的支持率可達40%,讓行動黨開始看到曙光,畢竟在混合選區,若無法得到各種族的支持,是沒有機會勝出。
他也指出,行動黨與伊黨之間的分裂,加上巫統與伊黨的抹黑,根據大部分的分析了解到,行動黨在下屆大選的馬來選民支持率會降低,因此,在地方上必須多付出努力扭轉不利局面。
走出「華基政黨」標籤成全民政黨
陸兆福指出,行動黨要擴大政治版圖,就必須走出“華基政黨”的標籤,努力成為全民政黨。
他說,行動黨創黨的理念是以多元種族為基礎,要成為全民政黨,就需獲得各族的支持,政治鬥爭才會有結果,然而,多元種族並不能空喊口號,而需付諸實際行動。
他坦承,在現階段,“全民政黨”的理念未能取得普遍認同,行動黨仍被標籤為“華基政黨”,如果該黨原地踏步,未來或只能在大馬生存20年。
“行動黨在70、80年代有嘗試突破,但不成功,當時的大環境也缺乏有利條件,失敗后不代表不能再嘗試,而行動黨這一代的領袖的優勢,就是沒有語言障礙,進入馬來社會不是問題。”
他相信,依大馬的政治局勢,行動黨在未來10年,不可能做到單靠本身就可獲全民支持,所以需要政治聯盟配合,行動黨亦需清楚本身的定位及需克服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