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现场.峇冬加里讲故事 让落寞新村重获新生
报导:方俊心
摄影:李志强
从吉隆坡取道一号公路往北走,看到峇冬加里(Batang Kali)白底黑字的地名标志,你就要开始切往右手边,否则很容易就会错过峇冬加里新村入口。
曾有一段时间,当云顶高原是火红的旅游胜地,从北面而来的游客必会经过峇冬加里,那时,这个曾在1948年发生英军屠杀村民悲剧的小地方才逐渐被人认识。
如今,峇冬加里是什么面貌呢?
新村里,店仔路上许多店舖都收摊了,转角开着一家茶餐室,星期六傍晚,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里面,穿着白背心短裤,我从远处就听到了店里传来乐曲,峇冬加里人蔡金龙老师说,那是大戏的歌。
国家把发展集中在都市,郊区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大量往都市迁移,当城市里的摩天大楼一栋一栋盖起来,像峇冬加里新村这样的小村落,最后会是怎样的下场?
很多人都在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以及背后的可能性,而这动机,也把新纪元学院媒体研究系公关实务课程20位学生带了过来,办了一场闹哄哄的“峇冬加里讲故事”社区活动。
想像峇冬加里今昔种种事
10月22日这天天气不错,既不闷热又不下雨,学生后来告诉我说,他们运气非常好,因为按照他们对峇冬加里的了解,这个地方时常不是曝晒,就是下大雨。
这是一天的活动,对象分两阶层,一是小学生,一是公众人士。小学生的活动较好应付,学生给他们准备了团康游戏与过关活动,就足以让他们乐了大半天。公众人士的就没那么简单了。
新村篮球场里设置了展览区,展示著学生采集回来的地方、人文故事,以及当地人曾经使用的老东西。左上角有义卖摊位,售卖书籍、T恤等产品,右上角则是饮食区,供应与会者一天的饮食。
舞台在正中央,台下排满了红色塑胶椅,开幕典礼、峇冬加里短片播放会,都在那里进行。手工卤面工作坊移师到民众会堂,由村长白文秀示范。最后则是社区导览,在一天将尽的时候,大家站到峇冬加里新村的最高处,眺望远处的山头,想像以前,还有谁同样站在这里,有着同样的心事。
同来将新村故事延续下去
沉寂好久的新村,在这天一下子迎来了约160位外宾,似乎高兴了起来。下午两点多,学堂路前的家庭式茶餐室阿姨笑嘻嘻的,热情招呼路过的我进去,“不一定要喝茶的,坐一坐也可以。”
潘光先生和他太太坐在里面,一人一杯茶。他们今天早上九点,在节目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从加影到了峇冬加里。他们带着孙子一同来捧孙女潘紫颖的场,紫颖是新纪元的学生,是活动工委之一。
同样高兴的人还有白文秀,她在峇冬加里新村当了六年村长,她很开心能透过这样的活动,把峇冬加里的故事传承给下一代。若非如此,也许那些故事就将像峇冬加里的年轻人口一样,四散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白村长口中的下一代,指的不仅限于峇冬加里的居民,也可以是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好比说住在三五分钟路程外,来自乌鲁音(Ulu Yam)的崇智华小的学生。校长陈义辉为了丰富学生的体验、开阔学生的眼界,亲自载送他们到这里参与活动,他自己也是与会者之一,我看到他在卤面工作坊里,很认真地把面粉搓成面团。
很显然的,对于峇冬加里能够举办这样的一场活动,似乎连路边走来走去的狗狗也兴奋了,看到人也不吠,就亲暱地跟着。
帮助村人发展文化旅游
课程指导老师陈惠诗去年已试过带着四十几位同学,到巴生办了一场类似的活动,“这里五条港”。陈老师的个子很娇小,采访当天,她一身T恤牛仔裤打扮,头戴鸭舌帽,要不是学生指认她就是指导老师,我还以为她是学生。
她说,“峇冬加里讲故事”社区活动的构想源自六月一次走街导览活动。那时的导览员黄德铭与白荣盛充满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峇冬加里这个地方,使她留下深刻印象。
“他们很有心要发展当地的文化旅游,但是又不想让那些泛滥的壁画进来,那时候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是不是我们能靠着学生的力量,去帮他们采集一些老故事。”
于是回到学校后,陈老师便问学生有没有兴趣做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呼应了新纪元学院“源自社会,回馈社会”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城市小孩们有机会走进新村,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学习待人接物的道理。
结果学生们点头,纵使他们20人当中,没有一人拥有办类似活动的经验。为了这场早上九点到傍晚七点,十个小时的活动,学生们从6月就开始筹备,前后经历四个月时间。
挨家挨户募款频碰钉
20个人不算是很小的团队,但是他们却必须包揽起以下的工作:募款、收集资料、实地考察、访谈报导、制作短片、制作人文地图、设计、宣传,以及支援当天活动所有大大小小的工作。
熟练的专业团队尚且需要时间应付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更不用说是没有经验的学生了。在筹备活动的同时,学生们还要上课,写作业,而且别忘了,新纪元学院跟峇冬加里新村的距离,为了完成访谈工作,负责采访的小组学生大约到了村里20次。
如果有人跑到你家来敲门,让你跟他说自己的故事,你会答应他吗?
“一开始我们跟村民不熟的时候,他们是不愿意跟我们讲事情的。就要来多几次咯!跟uncle以聊天的方式,跟他说我叫什么名字,过后他就会慢慢讲家里的东西,再慢慢带回去他以前的故事。”文宣组组长郑伟铃说道。
同样不简单的还有募款及寻求赞助的五人小组,这趟活动的筹款目标是一万令吉,起初他们还以为很容易,后来几乎用尽了所有管道,包括寻求大公司赞助、到提供大专生活动资金的企业参与甄选活动、挨家逐户筹款等,在遭遇无数次拒绝后,他们才终于达成了目标。
组长黄诗妮说,在这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找赞助特别难,尤其大公司,联系联系著就会音讯全无,幸好最后还是透过家长、朋友的介绍,找到了一些热心教育的人,愿意资助他们经费。
村民热情是最大的原动力
问活动主席陈有万,筹备今次活动,最难忘的是什么?我原本预期,他会说一些关于自己和团队如何辛苦,如何克服难题的事,谁知道他不假思索就回答道:村民的热情。
“六月多我们第一次进来做考察,他们就请我们喝水,请我们吃东西,问我们吃得够不够,不够还进去厨房里炸鸡给我们吃。”
他不是唯一一个这样回答的学生,几乎每一位受访的学生,都能说出村民带给他们的感动,比如有一位热心的“阿鲁uncle”,时常带他们认识村民,进村民家采访;还有热心捐助物资、让他们住进自己的家的村民。他们跟学生素昧平生,却愿意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这种待人接物的方式,是很难从课本里学习到的。
而这件事,也正好应和了陈惠诗老师的说法,学生因为受到感动,而从心里升起一种“必须把活动办好”的心情,这种心情会推动他们努力,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比一直有人在后面要求他们来得更好。
她认为,学生在专业能力上固然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文字能力、排版设计、跟人沟通的方法等,但是,“待人处事才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再来才是专业能力。”
我们看待服务活动,一般会认定一方是盛情给予,而另一方就是荣幸接受,也许这需要重新定义了,至少在这场“峇冬加里讲故事”社区活动里,两者并不是这么必然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