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峇冬加裡講故事 讓落寞新村重獲新生
報導:方俊心
攝影:李志強
從吉隆坡取道一號公路往北走,看到峇冬加裡(Batang Kali)白底黑字的地名標誌,你就要開始切往右手邊,否則很容易就會錯過峇冬加裡新村入口。
曾有一段時間,當雲頂高原是火紅的旅游勝地,從北面而來的游客必會經過峇冬加裡,那時,這個曾在1948年發生英軍屠殺村民悲劇的小地方才逐漸被人認識。
如今,峇冬加裡是什麼面貌呢?
新村裡,店仔路上許多店舖都收攤了,轉角開著一家茶餐室,星期六傍晚,幾個頭髮花白的老人坐在裡面,穿著白背心短褲,我從遠處就聽到了店裡傳來樂曲,峇冬加裡人蔡金龍老師說,那是大戲的歌。
國家把發展集中在都市,郊區人口,尤其是年輕人大量往都市遷移,當城市裡的摩天大樓一棟一棟蓋起來,像峇冬加裡新村這樣的小村落,最后會是怎樣的下場?
很多人都在思考和探索這個問題,以及背后的可能性,而這動機,也把新紀元學院媒體研究系公關實務課程20位學生帶了過來,辦了一場鬧哄哄的“峇冬加裡講故事”社區活動。
想像峇冬加裡今昔種種事
10月22日這天天氣不錯,既不悶熱又不下雨,學生后來告訴我說,他們運氣非常好,因為按照他們對峇冬加裡的瞭解,這個地方時常不是曝曬,就是下大雨。
這是一天的活動,對象分兩階層,一是小學生,一是公眾人士。小學生的活動較好應付,學生給他們準備了團康游戲與過關活動,就足以讓他們樂了大半天。公眾人士的就沒那麼簡單了。
新村籃球場裡設置了展覽區,展示著學生採集回來的地方、人文故事,以及當地人曾經使用的老東西。左上角有義賣攤位,售賣書籍、T恤等產品,右上角則是飲食區,供應與會者一天的飲食。
舞台在正中央,台下排滿了紅色塑膠椅,開幕典禮、峇冬加裡短片播放會,都在那裡進行。手工滷麵工作坊移師到民眾會堂,由村長白文秀示範。最后則是社區導覽,在一天將盡的時候,大家站到峇冬加裡新村的最高處,眺望遠處的山頭,想像以前,還有誰同樣站在這裡,有著同樣的心事。
同來將新村故事延續下去
沉寂好久的新村,在這天一下子迎來了約160位外賓,似乎高興了起來。下午兩點多,學堂路前的家庭式茶餐室阿姨笑嘻嘻的,熱情招呼路過的我進去,“不一定要喝茶的,坐一坐也可以。”
潘光先生和他太太坐在裡面,一人一杯茶。他們今天早上九點,在節目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就從加影到了峇冬加裡。他們帶著孫子一同來捧孫女潘紫穎的場,紫穎是新紀元的學生,是活動工委之一。
同樣高興的人還有白文秀,她在峇冬加裡新村當了六年村長,她很開心能透過這樣的活動,把峇冬加裡的故事傳承給下一代。若非如此,也許那些故事就將像峇冬加裡的年輕人口一樣,四散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白村長口中的下一代,指的不僅限于峇冬加裡的居民,也可以是來自其他地方的孩子,好比說住在三五分鐘路程外,來自烏魯音(Ulu Yam)的崇智華小的學生。校長陳義輝為了豐富學生的體驗、開闊學生的眼界,親自載送他們到這裡參與活動,他自己也是與會者之一,我看到他在滷麵工作坊裡,很認真地把麵粉搓成麵團。
很顯然的,對于峇冬加裡能夠舉辦這樣的一場活動,似乎連路邊走來走去的狗狗也興奮了,看到人也不吠,就親暱地跟著。
幫助村人發展文化旅游
課程指導老師陳惠詩去年已試過帶著四十幾位同學,到巴生辦了一場類似的活動,“這裡五條港”。陳老師的個子很嬌小,採訪當天,她一身T恤牛仔褲打扮,頭戴鴨舌帽,要不是學生指認她就是指導老師,我還以為她是學生。
她說,“峇冬加裡講故事”社區活動的構想源自六月一次走街導覽活動。那時的導覽員黃德銘與白榮盛充滿熱情地向大家介紹峇冬加裡這個地方,使她留下深刻印象。
“他們很有心要發展當地的文化旅游,但是又不想讓那些氾濫的壁畫進來,那時候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是不是我們能靠著學生的力量,去幫他們採集一些老故事。”
于是回到學校后,陳老師便問學生有沒有興趣做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呼應了新紀元學院“源自社會,回饋社會”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城市小孩們有機會走進新村,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學習待人接物的道理。
結果學生們點頭,縱使他們20人當中,沒有一人擁有辦類似活動的經驗。為了這場早上九點到傍晚七點,十個小時的活動,學生們從6月就開始籌備,前后經歷四個月時間。
挨家挨戶募款頻碰釘
20個人不算是很小的團隊,但是他們卻必須包攬起以下的工作:募款、收集資料、實地考察、訪談報導、製作短片、製作人文地圖、設計、宣傳,以及支援當天活動所有大大小小的工作。
熟練的專業團隊尚且需要時間應付如此龐大的工作量,更不用說是沒有經驗的學生了。在籌備活動的同時,學生們還要上課,寫作業,而且別忘了,新紀元學院跟峇冬加裡新村的距離,為了完成訪談工作,負責採訪的小組學生大約到了村裡20次。
如果有人跑到你家來敲門,讓你跟他說自己的故事,你會答應他嗎?
“一開始我們跟村民不熟的時候,他們是不願意跟我們講事情的。就要來多幾次咯!跟uncle以聊天的方式,跟他說我叫什麼名字,過后他就會慢慢講家裡的東西,再慢慢帶回去他以前的故事。”文宣組組長鄭偉鈴說道。
同樣不簡單的還有募款及尋求贊助的五人小組,這趟活動的籌款目標是一萬令吉,起初他們還以為很容易,后來幾乎用盡了所有管道,包括尋求大公司贊助、到提供大專生活動資金的企業參與甄選活動、挨家逐戶籌款等,在遭遇無數次拒絕后,他們才終于達成了目標。
組長黃詩妮說,在這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找贊助特別難,尤其大公司,聯繫聯繫著就會音訊全無,幸好最后還是透過家長、朋友的介紹,找到了一些熱心教育的人,願意資助他們經費。
村民熱情是最大的原動力
問活動主席陳有萬,籌備今次活動,最難忘的是什麼?我原本預期,他會說一些關于自己和團隊如何辛苦,如何克服難題的事,誰知道他不假思索就回答道:村民的熱情。
“六月多我們第一次進來做考察,他們就請我們喝水,請我們吃東西,問我們吃得夠不夠,不夠還進去廚房裡炸雞給我們吃。”
他不是唯一一個這樣回答的學生,幾乎每一位受訪的學生,都能說出村民帶給他們的感動,比如有一位熱心的“阿魯uncle”,時常帶他們認識村民,進村民家採訪;還有熱心捐助物資、讓他們住進自己的家的村民。他們跟學生素昧平生,卻願意在學生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這種待人接物的方式,是很難從課本裡學習到的。
而這件事,也正好應和了陳惠詩老師的說法,學生因為受到感動,而從心裡升起一種“必須把活動辦好”的心情,這種心情會推動他們努力,自主學習,這樣的學習效果,會比一直有人在后面要求他們來得更好。
她認為,學生在專業能力上固然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比如文字能力、排版設計、跟人溝通的方法等,但是,“待人處事才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再來才是專業能力。”
我們看待服務活動,一般會認定一方是盛情給予,而另一方就是榮幸接受,也許這需要重新定義了,至少在這場“峇冬加裡講故事”社區活動裡,兩者並不是這麼必然的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