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豪:不為誰而講的課
近年來許多華小為了讓學生在小六檢定考試后,有更充實的上課活動,都會邀請講員到學校辦講座。
儘管目前小學畢業后,可以到國際中學或獨立中學繼續升學,可是國民中學仍是大部分華小生升學的地方,因此,主講者任重道遠。
眾所周知,國中是我國華文師資的主要學府,因為在目前統考文憑還未獲政府承認,要成為我國合格的華文老師,必須擁有大馬教育文憑。
由于柔佛僅有3所國民型中學,大部分華小生都會到以馬來文為媒介語的國中上課,大部分華小生都得學會適應媒介語的轉變。
近幾年不難發現,在師資匱乏的形勢下,柔佛許多國中都把高中華文課放在放學后上課,這導致許多初中生在初中階段都不想好好學習華文,因為在語文科中,他們認為馬來文及英文比華文重要。
他們成為中四生后,往往都放棄報考華文,委實令人惋惜。
眼看每年報考華文的中學生逐年減少,主講者應該在講座上呼籲學生,就算在國中學習母語面對重重困難,都務必抱持著“華文是我的根、學習母語不是兒戲”之學習精神去學習母語。
華裔生熱忱待改善
明年初中一將會使用新的課本,華文新課本的內容水平比舊課本高,意味著學習華文的難度又增加了。
在中學,只有在華文課時,才有老師以華語與學生溝通。
國中根據教育部的條例,不把華文列為主科,可想而知,我國的華裔子弟就讀國中后,學習馬來文及英文的時間都比學習華文多,同時開辦華文補習班的補習中心寥寥無幾,足見華裔生學習母語的熱忱有待改善。
長期以來,國中華文老師在本身的學校都是一人獨撐華文課大局。再者,校方往往不會珍惜為華文教育奉獻的非中文系畢業老師。
可是,就算多么無奈,就算多么艱辛,就算再苦再累,在華文教育上的同道們都互相幫助彼此的溫情,將會鼓勵華文老師繼續為華文教育燃燒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