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杏壇33年.語言能力豐富 前督學李光祿活得精彩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馳騁杏壇33年.語言能力豐富 前督學李光祿活得精彩

 李光祿擔任督學期間,獲贈超過200份紀念牌匾。

李光祿擔任督學期間,獲贈超過200份紀念牌匾。

報導/攝影:石殷龍
(芙蓉1日訊)在社團場合,常可聽到退休校長李光祿的歌聲,這位已年屆78歲的教育界前輩,曾任森州第3任華校督學,語言能力豐富,更可說得一口流利的米南加保語。



李光祿不但華、巫、英三大語言掌握得好,也會唱各籍貫的歌,早年參加國家語文局舉辦的全國馬來語演講賽,還奪得全國亞軍榮譽。

李氏在杏壇服務33年,從臨教、教師、校長至華校督學,一步一腳印,在2001年退休,期間曾在蘆骨中華小學、利民濟新民華小、知知港群英華小、波德申中華小學服務。

李光祿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娓娓道出其在教育界的來時路,他出生于庇勞丹絨怡保小鎮,在貧困家境中,好不容易8歲進入當地小學,在庇勞完成初中后,他轉到芙蓉振華中學就讀高中。



在高中畢業后,1968年他在蘆骨中華小學當臨教,經過2年在職培訓,成為正式教師。

“在任教期間,我有感國文的重要,于是趁收音機播放新聞報告時,學習國語,同時也進修英語。”

幼兒園引進小學

他說,不論英語或國語,都比華語較易學習,在掌握華、巫、英方面有著一定的水平,他不時為校長及書記,處理國文或英文的書信。

在調升到淡邊縣利民濟新民華小當校長后,李氏精心擬定一系列計劃改革學校行政和軟硬體設備,進而提高學生學業水平,自己還親自教導國文科。

他也在校內創辦幼兒園,方便家長將幼小孩子送進幼兒園,獲董家教特別贊許和尊重。”

當時他也是首位把幼兒園引進小學的校長,領悟到幼兒教育的重要,奠下重要的教育基礎。

教育須啟發學生思維

李光祿認為,教育是一項重要使命,不是只執起教鞭體罰,而是必須啟發學生思維,相信自己有作為,從中激發學生有良好的品學與素質。

他在被派到知知港群英小學出任大型學校校長時,當時有許多更具挑戰的任務,需花心思、精力策劃,更要有勇氣、信心及能力。

“我向政府申請共53萬令吉充作5項重要設備,包括設立牙科室、購新桌椅、櫥櫃、增建4間新校舍、興建4層樓,總額53萬1000令吉。”

在群英華小掌校近9年,他申請撥款從未請求任何人幫助,都是親力親為,抱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對群英的成果,他自感喜悅。

李校長之后被調往波德申中華小學,管理1300多名學生,3年后獲教育局指派擔任新課程督學,接著又成為華校督學,掌管州內82間華小,旗下註冊教師1400人,臨教250人,承擔更大的責任。

“每年新學年開課,必須確保派出足夠的教師至全森華人,當時我指示各縣校多舉辦教師教學講座會,讓教師能在住家附近的學校執教,方便往返工作,節省時間和開支。”

在任期間,他也協助校長申請撥款,在非華文中學開辦母語班,致力協助華文教育。

從臨教到督學獲獎無數

李光祿形容,他一生以臨教開始,再成為註冊教師、校長至督學,33年一路走來都任勞任怨,不遺余力,對人尊重有禮,所以退休至今依然心安理得。

他也與記者分享在任督學時,獲贈近200面牌扁和紀念盾。

榮休后的李校長,老當益壯,閒余時間享受農作樂趣或旅遊,而且也活躍于社團。

目前擔任大馬江門同鄉總會副會長、大馬古岡州六邑聯合會總務、森美蘭台山會館會長、李氏聯宗會副會長、馬來西亞退休教育服務公務員協會森州分會副財政。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