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室.周末架势堂 打造的是艺术 雕刻的是人心
特约:子若
图:陈梓健、皇家雪兰莪提供
中国雕塑艺术家徐晓镛
在今年十月杪举行的首届皇家雪兰莪设计周里,来了英国、中国、新加坡与香港等地的世界级设计师参与主题演说与交流,当中,被称为中国最顶尖的雕塑艺术家之一的徐晓镛也名列其中。
他身着一件短袖衬衫搭配牛仔裤,没有刻意梳理的头发,一派写意随性的艺术家外相,站在我眼前。这位简衣素行,博观法界,一点都不张扬的艺术家,他最广为人知的雕刻艺术创作是佛像,所有经他一刀一佛号刻划而成的自然且自在佛像姿态中,总能让牵动红尘俗世中的人心,从而梳理出生命纯在的深刻意义。
徐晓镛于1971年出生并生长于“白莲之乡”称谓的中国江西省广昌,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曾担任联合国艺术倡议委员及赵朴初研究会副秘书长。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代表作“和平观音”是联合国收藏之一,最熟悉不过的是普陀山南海观音禅林收藏的“不肯去观音”,还有在2015米兰世博会中传递世界和平的观音雕像“感恩的纯在”。
此外,他第一套供奉在大马的作品则是安装在孝恩园的“西方三圣”,去年年杪,他也偕同大马百年锡器品牌皇家雪兰莪(Royal Selangor)推出“佑”系列,创作出观音、关公与福禄寿的工艺作品,打造的是艺术,雕刻的是人心。
在他巧手下雕塑的神佛之像,不论是观音的慈颜善目,抑或福禄寿的福气圆融,都是为老百姓带去善心、真心与安心。得知有此一号人物身在吉隆坡,自然不能错过机会邀他在《架势堂》做客一回,给读者详述他造佛像的一颗决心与诚心。
从磨刀学起,吹毛断发!
徐晓镛的童年时光在贫瘠的农村地带度过,自幼就爱上画画这个有趣玩意儿的他,刚巧母亲是个裁缝师父,家里唯一不缺的就是妈妈专用来打样的“粉饼土”,于是,三、四岁的他就常常偷走“粉饼土”,在墙上也在地上随意画个不停。后来,顺理成章走上了国画的学习之路。
在一个偶然机会下,他翻阅杂志发现东阳木雕大师郭志高的作品,带给他视觉与心灵上的莫大牵动,后来郭大师也成为他转为雕塑艺术路上的启蒙老师,“当时,看到老师雕刻的是历史人物,加上这些人物的故事,内容十分精彩。”源自小时候对英雄的崇拜,那一个当下他知道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加上需要一个老师的指引,所以心动不如行动。
他于是贸然给郭老师寄出两幅关于老虎的画作,殊料,他的作品真的让郭老师哗然,两个月后即收到老师的回信,他也用尽了办法长途跋涉前去拜访郭老师。那一次重要的会面,在其生命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他终于走出此前一直处于黑灯瞎火的处境,在郭老师的指引下,得以顺利地进入木雕世界,学习很多东阳木雕的传统工艺、绘画与技法。历经千年之久的东阳木雕是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并称为“浙江三雕”。
重复再重复,磨练意志力
跟郭老师学习的初步阶段,徐晓镛就从磨刀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中有所领悟了,“我原先以为磨刀很简单,但磨了一次又一次,三天下来连手都磨出血了,但老师还是说不行,因为刀子仍无法把木头铲起来啊!”
原来,郭老师对刀的唯一要求是极致的锋利,“一定要磨至‘吹毛断发’的程度!”当时年纪尚轻的,得悉做每一件事情都不简单,要做到出神入化更是需要重复、重复、再重复地把同一件事做好,个中别无他法,关键态度是“意志力”!
“重复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是他当时顿悟出来的一套做事道理,别的雕刻师父可能需要花三年时间做成的事,他仅仅在三个月后就把刀磨成“吹毛断发”的地步了。
在因缘巧合下,他也开始用木的材质雕刻佛像,由于作品神形兼备、技法精湛、富有哲理、内涵丰富,并且继承传统而紧贴时代,使得他的作品得到海外国家,尤其日本与东南亚国家收藏家与寺院的喜爱与好评,他成了远近驰名的造像师。
木头有灵 归零再重生!
所谓“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尽管郭老师以东阳木雕为名,但年轻的心却特别不安分,一直有骚动,他后来尝试以石、以铜还有各种材质进行雕刻,“结果,绕了一大圈以后,才发现木头才是最适合自己,木头也是最有感染力的。”
这是他与木头最初结的因缘,同时,也是最终成就社会使命的因缘。
在他的心中,木头是会呼吸的,“对木头有情感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生命力!”他解释,木头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材料,并且属于中性,它可以在受到天气的影响之后,分别在干旱与潮湿时出现裂缝或密封起来,“这是它非常神奇与奥妙之处。”
此外,木头质部横切面上形成肉眼可看到的年轮,更蕴藏着丰富的讯息,“哪怕是五十岁、五百岁、抑或五千岁的木头,每一根木头的结构都不一样,年轮却可以把一棵树周边所发生的大小事情记录下来,并让人们知道。”
他补充说,即使是没有了根、没有了顶,只要把一根木头置放在适合的温度里,它又会长出枝芽来,“它是如此地有灵性!”在他看来,其他的材质也具有生命力,然而,木头的生命力更能够让人感觉到。
刀起刀落,去芜存菁
在面对一种如此有灵性的材质,每一次的刀起刀落之间,他又是抱持一个怎样的心态,触碰它和完成美丽的创作呢?他解释,木头无疑是一个生命体,当碰到一个懂它的艺术家的时候,其实是帮它去掉多余的东西。
他从两位大师的身上得到深刻的启发,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年~1564年),他曾说过:“雕塑就是把多余的部分去掉!”另外一位则是一代高僧弘一大师(1880年~1942年),“在其后半生,人们看见大师以禅宗修行中的减法让生命归零。”
“一根经过风风雨雨的木头,通过雕刻得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成就了一根木头的意义。与此同时,这个刻木的过程中,自己也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以及木头的价值。”这种深层的体会使得他每一次下刀时必要小心翼翼,“就像是父母在培养孩子,每一步都必须在深思熟虑后才会跨前。”
专注雕刻,让心静下来
对徐晓镛来说,从木雕再连接到佛教造像,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那是因为不论是在民间工艺、纯艺术,还是造像艺术领域中,佛教造像都以不同的方式演绎著。
在学习东阳木雕的过程中,他以连环画作为开始,在雕花板时会雕到《西游记》的故事,里头的人物有孙悟空,甚至是如来佛或是观音菩萨,在老百姓心中,这些角色象征善与美好的元素,并适合通过雕塑作品去传递善的能量。
对他而言,不论是造佛像还是成就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发心,“通常发心越简单越好,往往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他以自己为例,像他那样从事了数十年雕刻艺术的工作者,身上停留着很多过去式的点点滴滴,但是,这些过去对创作不一定有帮助。
从技艺角度来看,它当然需要不断累积,然而,从概念作为切入点,这些过去往往是一种障碍,“所以,一个新概念需要有很好的发心,之后不断放空自己,安静地聆听心里感受到的声音,并付出自己的行动。”
每一次雕刻在进行之际,外人看来他是埋头苦干,但对他来讲,那是让自己静下来的方式,“最好的静心过程。”当每一件造像完成的时候,他感恩一个新的生命又诞生同时,也感叹它存在许多的不足。
读懂木头,传承百年千年
徐晓镛声称自己都以“百分之百的心去挑剔它的毛病,再以百分之百的心去接受它的圆满”态度,面对自己的创作,“任何一个人用心去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赞叹,它在里头肯定有美的地方,只不过,美与不美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也许他用不美来体现它的不美,恰恰是这件作品最完美的地方。”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年45岁的徐晓镛在不断执行“寄木造佛”的任务中,让他读懂了木头,也解读了客户自发的善心与愿心,“在这个过程中,这些都是我的养分,它让我在这个地方消化,并用手通过木头或其他实际的载体来成就一件作品。哪怕这些作品最终回馈到客户那里,然而,这一份缘分而促成的圆满,却足以传承一年、十年、百年,甚至是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