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本土民歌:民歌餐廳(下篇)敵不過時代變遷 民歌餐廳步入黃昏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零秘密‧本土民歌:民歌餐廳(下篇)敵不過時代變遷 民歌餐廳步入黃昏

 ■相較于八九十年代,民歌餐廳受歡迎程度大不如前,卻是許多人年少時的回憶。(取自互聯網)

■相較于八九十年代,民歌餐廳受歡迎程度大不如前,卻是許多人年少時的回憶。(取自互聯網)

報導:吳燕萍
(新山4日訊)民歌盛行的年代,民歌餐廳應運而生,成為許多學生放學匯聚點,當民歌退流行,也促使民歌餐廳逐漸沒落。



民歌餐廳在八九十年代,如雨后春筍般在全馬各地開設,吸引許多有音樂理想的音樂人前往表演,以致民歌餐廳也成為星探找尋潛力歌手的地點。

如今在中文樂壇紅透半邊天的戴佩妮、梁靜茹、張智成和光良等,都曾在民歌餐廳駐唱。

馬謠交流站負責人林添喜接受《中國報》訪問時透露,民歌餐廳盛行時,他也曾到馬謠民歌餐廳工作。



“民歌餐廳的特色就是燈光昏暗,很多人到該處不是為了食物,而是為了好聽的民歌,歌手以簡單的樂器如吉他等,就開始彈奏和演唱民歌,氣氛溫和及有情調。”

顧客涵蓋老中青

他說,民歌餐廳的顧客涵蓋老、中、青,不少學生放學后,都會到該處消費,大家一般只點飲料,然後就在餐廳內坐到民歌演唱環節結束為止。

他回憶民歌餐廳盛行的年代,新山當時最火紅的2間民歌餐廳就屬馬謠民歌餐廳和木船民歌餐廳,后期又有射手座民歌餐廳。

“我當年工作的馬謠民歌餐廳位于假日廣場內,而該餐廳白天屬民歌天地,學生等都可以光顧,到了晚上則是燈紅酒綠的酒廊,學生則不適合再進入。”

他指出,出生自新山的著名本地創作才女戴佩妮,在發專輯前,也在新山的民歌餐廳駐唱一段時間。

“民歌餐廳在2000年初,逐漸沒落,並面臨結業窘境,馬謠民歌餐廳就在那時刻走入歷史,而木船民歌餐廳當時曾轉型成為海螺民歌餐廳,但最后也敵不過時代變遷結業。”

據他了解,新山區目前較著名民歌餐廳,只剩下射手座民歌餐廳。

續搞組織延續音樂夢

民歌餐廳沒了,繼續搞組織延續音樂夢想!

林添喜透露,民歌餐廳的歌手,一般上都沒有豪華裝扮或載歌載舞的表演,大家都是一把吉他手,就開始演唱,而從前的民歌餐廳歌手一般都是1小時半演出,第二場演出就會換人。

“當年大家在馬謠民歌餐廳一起表演,因而令馬謠交流站成型,在民歌餐廳結業后,眾志同道合的音樂發燒友,便決定繼續馬謠交流站運作。”

他指出,當時的馬謠交流站就是流動式的團體,只得帶著樂器到處飄泊,哪裡需要他們的音樂,他們就到哪裡表演。

“直至2007年,一名開設音樂學院的好友因覺得馬謠交流站非常有意義,便將自己的音樂學院借給馬謠交流站充當會所,讓馬謠交流站得以正式安定下來。

自組The Travelers街頭表演

一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為推廣本地音樂和創作,以新穎模式聚集一起自費執行The Travelers計劃,到各地自行街頭表演。

The Travelers計劃其中2名推手,分別為射手座民歌餐廳駐唱歌手萬里瑩(29歲,音樂老師)和蔡嘉翕(29歲,活動策劃員),他們為了推廣本地音樂到全國各角落,而決定執行上述計劃。

The Travelers主要經由面子書,公佈參與歌手資料和街頭巡演地點的時間詳情,平均每次出遊巡演歌手和樂手人數為3人左右。

萬里瑩和蔡嘉翕今年4月已前往麻坡、檳城、馬六甲和吉隆坡執行第一次表演計劃,并在沿途中,欣賞很多不一樣的風景,並且也獲得許多民眾的支持。

緊接今年8月,The Travelers計劃再度“出走”,前面峇株巴轄、馬六甲和吉隆坡,部分表演地點還是因第一次表演,且獲得一些商家支持。

用音樂圓母親思女情

街頭演出,用音樂圓母親的思女之情!

萬里瑩記得在檳城演出時,一名婦女要求她演唱“好久不見”這首歌,婦女還拿起手機錄影,婦女較後感激她的演唱,因她很想通過這首歌,懷念女兒和女婿。

“這名婦女的女兒和女婿在飛機事故中失聯,令她很想念女兒和女婿,而在聆聽婦女的故事後,我當時眼眶泛淚,非常難忘。”

歌手演繹朝多元化進軍

昔日的馬謠交流站,歌手多數演繹民歌作品,但隨著時代進步,如今的馬謠交流站除了延續推廣本地創作和發掘好聲音的目標,歌手演繹的作品也變得更多層面,往多元化進軍。

林添喜透露,每逢新年或中秋節等傳統佳節,該交流站歌手等,就會開始創作新歌,以為佳節增添喜慶。

同時,馬謠交流站也不定時,在陳旭年文化街進行街頭表演,演唱本地創作之餘,也會翻唱一些民歌,而林添喜也鼓勵歌手,多唱昔日民歌,以讓更多人欣賞到過去民歌時代的美好。

對於為何不到更多地點進行公開表演,令更多本地創作曲或本地馬謠可以加大範圍推廣。

林添喜坦承,進行街頭表演必須有合法文件或地主同意,否則隨意表演可能會觸法被警方逮捕。

“這也就是馬謠一般只在受邀環境下演出,畢竟我們也必須為歌手安全著想。”

冀將音樂散播各角落

萬里瑩和蔡嘉翕笑言,他們目前已不再夢想用音樂成為明星,反而希望用歌曲和歌詞,將音樂藝術帶到國內各角落。

因為熱愛音樂,所以他們也不在乎自掏腰包表演,只希望可推廣本地音樂的

蔡嘉翕坦承,喜歡在舞台上自由表演的感覺,目前狀況令他滿意。

曾參與歌唱比賽的萬里瑩也認為,比賽的壓力讓人喘不過,反而輕鬆唱歌表演,更是她喜歡的感覺。

他們都認為,可自由編曲或改變歌曲,再把作品傳達給聽眾,將令他們感到更加開心。

針對本地街頭表演發展,他們則認為,新山仍屬於慢熱型,華裔表演樂團也不多,反而友族同胞街頭歌唱表演樂團較多,而他們正積極推動華語音樂街頭表演文化。

名服裝設計師為唱歌轉行

萬里瑩原本是名服裝設計師,因為喜歡上唱歌而轉行成為音樂老師,更在機緣巧合下,與蔡嘉翕成為表演搭檔,在民歌餐廳駐唱,兩人的默契合作,經常都引人共鳴。

萬里瑩與蔡嘉翕都認為,The Travelers計劃可有效推動本地音樂。

萬里瑩坦承,在街頭巡迴表演的過程中,遇見許多人事物,這些是在平日民歌餐廳或婚宴演出上,看不到的“風景”。

他們指出,他們的街頭表演并沒有固定地點,大家行走到哪裡,興致一來,就會開始拿出樂器,在那個地方表演。

萬里瑩指出,一些民眾看到他們表演,還會特地停下腳步,甚至開車的人,也會打開車窗聆聽他們唱歌,這讓他們倍感滿足。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