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吉:当马来社会看到中国时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朝吉:当马来社会看到中国时

首相纳吉访问中国之高调,超出原先大家的预期。马来西亚与中国签订一篮子的经贸协定加上购买军舰,使得外媒竞相以继菲律宾之后,另一个东南亚国家弃美投中为国际新闻头条。中外媒体的语气此消彼长,读了很有意思。多位专家指出,纳吉的转向,基于美国先放弃他的政治前途,以司法部的控状中指责“1号官员”。所以你不仁,我不义。纳吉倒向中国,成了他最后的选择。



詹运豪教授曾指出,马来西亚的政治精英常自诩自己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巫统党内的元老,将无法忍受一个即将被西方社会唾弃的领袖。因此詹教授断言纳吉的下台,已经不是一个是否可能的问题,而是何时。换言之,此次中国之行很可能是纳吉到任前的最后一次,不无年终大减价、大抛售之意。

首相也创了一项纪录,在中国的报章刊登署名文章:《信任的种子结出硕果累累》(Fruits harvested from seeds of trust)。他在文中回顾自其父前首相拉萨到他所经营的中马关系,由往来到亲密,升华至战略军事“伙伴”的进程。在南海问题上,首相只字不提菲律宾仲裁案的判决,言任何争议应以“冷静、理性对话的方式”解决。笔锋一转,首相说:“大国应该对小国更公道些,尤其是那些前殖民帝国。它们不应该对他国的内政说三道四。”这段描述被许多传媒解读为指责美国。

亲中路线被政敌批评



比较于迪泰特公开说与美国分手,首相的外交辞令娴熟多了。美国在东南亚只有菲律宾这个殖民地,并没有染指过马来西亚。这个不点名、绘声绘影的描述,可以视为是对美国司法部批评“1号官员”涉及1MDB丑闻的抱怨。

某些马来政治人物即亲华(中国)又忌华(华人),早被华人社会看在眼里。政党常大事宣传马中贸易签订作为大选的剧码之一,华人社会倒也偶尔领情。而今中资在我国的项目遍布在电信、水坝、污水处理、房地产、港口、铁道等领域。马来媒体对相关中国投资的新闻报导还是有限,一带一路在马来报章也没有一个统一译名,有者译Satu Jalur,Satu Jalan,有的翻译为Satu Jalur,Satu Laluan。马来社会似乎对一带一路还是很陌生。

纳吉亲中的路线被政敌批评。卡迪耶欣(Kadir Jasin)批评巫统自我矛盾,一方面,妖魔化行动党,指责行动党为华人势力的崛起,想要取代马来人,以制造马来社会基层的不安;另一方面,巫统领袖又将马来西亚的战略利益与中国挂靠。安华提醒首相经济不要过分依赖中国,马哈迪批评首相倾斜中国将会影响马来主权。中国元素将首次不仅限于华人社会,引起全国的关注,尤其是到了善于操弄族群因素的政客手中,“中国”将被赋予新的政治意涵。

寄自厦门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