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5日訊)吉隆坡中央醫院小兒科主任希山沙醫生指出,越來越多父母拒絕為患癌的孩子尋求治療,平均每40名癌童中,就有2對父母拒絕尋醫,當中教育水平和收入偏高者尤為顯著。
他在今早出席第21屆小兒科血液及腫瘤科研討會后指出,收入和教育水平偏高的父母相信透過非一般的治療管道,如備受爭議的B17維他命和營養療法,就能治好孩子所患上的癌症。
相反的,他說,收入偏低的父母更願意透過一般癌症治療管道求醫。
“癌童如果能夠及早治療,生存率其實很大,不過晚期癌童生存率只有10%,因此父母必須及早確認症狀,及時就醫。”
及早治療生存率高
研究顯示,我國平均每年有700名孩童患上癌症,其中拒絕尋求治療的個案在去年達到3.8%,平均每40名患上癌症的孩童中,就有2對父母拒絕尋求治療,佔總案例的5%。
對此,希山沙指出,本地醫院的孩童癌症治療管道其實與英國和澳洲相似,除了專家曾到英國學習外,藥物也來自英國。
另外,英國紐卡索大學小兒科專家狄波拉特瑞德教授指出,該國也有父母拒絕為癌童治療的案件,一些父母即使知道兩國醫院具備能力,但還是希望出國尋醫。
“有時我們能說服這些父母讓孩子留在國內就醫,因為他們的康復率較好,不過有些癌症種類則必須出國尋醫。”
出席者包括澳洲墨爾本皇家兒科醫院專家麥克蘇利文醫生、小兒科血液及腫瘤科協會(MASPHO)理事鄭國祥醫生和王月美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