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報》寫了有關今屆美國總統的分析文章整整一年之后,成績終于塵埃落定了。共和黨的被提名人特朗普,打破大多數觀察者事先篤定其對手民主黨的希拉莉克林頓會獲勝的觀點,一舉贏得本次選舉,將成為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
美國總統選舉雖謂民選,但實際上真正選出總統的,卻是所謂的選舉人。每一州有分配到相等于該州聯邦參眾議員總數的選舉人票,共538張票。如加利福尼亞這全美人口最密集的州,便分得55張選舉人票,超過了總數的一成。一些如什么南北達科達州等人口稀少的小州,則分配到最基本的3票(數量相等于不分州屬大小的各二位聯邦參議員與州內唯一的聯邦眾議員)。所以哪一位被提名人獲得至少270張選舉人票,即謂當選。
這選舉人選總統制度,主是要照顧到上述小州的利益,讓彼等在決定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過程中,擁有更大的一把聲音,至少原意是如此。演變至今,美國各地的基本民意還是會受尊重。除了緬因州與內布拉斯加州外,所有其他各州在選舉人票方面都採用所謂的“贏家全得”方式,即贏得該州最多選民青睞者得以“掃完”該州所有選舉人票。所以如加州般有超過一成的選舉人票,便成為共和、民主兩黨的兵家必爭之地,但因近年來加州選民在總統選舉裡多數偏向民主黨,所以加州的選舉人票一早已被看成是希拉莉囊中之物。上述的緬、內兩州,則以被提名人在每一個聯邦眾議員選區內的表現來決定該一票應賦予誰,再加上全州贏家有額外兩票。
這一趟總統大選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酷似2000年共和黨的小布什對壘民主黨的戈爾,即希拉莉其實贏得大多數選票,但在上述選舉人制度發揮作用下,反而是特朗普贏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而當選。事實證明,特朗普口無遮攔的“大嘴巴”、“亂亂講”競選策略,雖然聽在美國國內外精英階層“有識之士”耳裡覺得刺耳,但對美國南部與中西部腹地的中下層階級,尤其是白人,還是頗為順耳。
這一趟紅勝於藍
美國在分析國內政治時,常愛用紅色來代表(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以藍色代表(希拉莉所屬的)民主黨。如果把這次總統選舉成績用美國地圖來展示的話,大家會看到的是,沿著美國心臟河流密西西比河兩岸延伸出去的州屬,幾乎可謂滿江紅!這甚至還包括希拉莉夫婿、前總統克林頓的家鄉阿肯色州。至于美國傳統上精英聚居的東西兩岸,則是藍軍天下。事實就是,這一趟紅勝于藍。
選舉開票當晚(本地是當天早上),看著特朗普節節勝利,無論在網上或網下,都不時有人唉聲歎氣,有些美國人更醞釀移民加拿大,據說擠爆了加拿大的移民局網站。我心裡則想著,有必要如此嗎?美國是個極為成熟的民主國家,即便競選季節時候選人針鋒相對,政見南轅北轍,選舉過后也還是馬照跑、舞照跳?希拉莉凌晨致電特朗普來認輸、恭賀,這是一個傳統,而特朗普在勝利演說中也呼籲全國團結。民主的其中一個真諦,也許就是粗俗一點的說法,即“願賭服輸”,4年后可捲土重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