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業‧編不出昔日好時光 竹簍織出幾多愁
獨家報導:梁展維
(江沙17日訊)一個手工竹簍,若是在市場盛裝疏菜用途,頂多可以耐用2到3次就會破損,難以跟耐用的塑膠簍相比,這也是為何霹靂州拱橋新村的編織竹簍事業,已從全盛期的4家,到今日僅存1家。
織竹簍已有逾60年經驗的劉永娣(70歲)是拱橋碩果僅存的織竹簍家庭,目前已把這個衣缽傳授給兒子張劍輝(40歲)。
她說,從前,拱橋共有4家人從事織竹簍事業,年幼時,她也到其中一家學藝,賺取生活費,並在1981年另起爐灶,當起老板,一晃眼已是逾30年。
隨著時過境遷,如今,州內只有打巴、安順及拱橋還有人從事織竹簍,眼見其他行家后繼無人,最后結業,不勝唏噓。
她說,竹簍一般是供應國內的市場或巴剎用途,主要盛裝蔬菜與瓜果,耐度有限;如今市場出塑膠簍,比起竹簍更耐用,許多人已轉用塑膠簍。
談到竹簍編織。劉永娣指出,每次收到的的竹子,必須鋸成7呎至10呎長度,再置入機器分割成竹片,再分類厚片與薄片,一些適合做架筐,一些適合做“鎖口”。
劉永娣披露,從前都是人手切竹,現在有機器輔助,速度雖然會快一些,但是竹片上的“竹眼”機器無法去除,仍舊需要人手進行修繕,才放入另一部機器將竹片削簿,製成織竹簍的材料。
她說,完成這些步驟后,就交給師傅織竹簍,有經驗的師傅可在短時間內製成一個竹簍。,平均每天可以製10個至30個竹簍不等。
黃細妹制竹簍已有數十年經驗,其父親早年也是從事織竹簍事業,結業后,黃細妹就到劉永娣處打工。
黃細妹笑說:“這是眼見功夫的手藝,接觸2至3天即能上手,儘管身為老手,仍會有被竹片割傷手的風險。”
眼見她熟練地揮動竹條,不久后,就輕易織出3至4呎高的大竹簍,果然厲害。
跑政府部門比編織苦
其實,織竹簍是一門手藝,從收竹、破竹到編織,都可以駕馭,業者覺得最難的步驟,反而是政府部門,例如森林局的條例朝令夕改,令業者深感為難。
張劍輝說,他常要到政府部門,例如森林局處理運輸竹子的准證申請。不過,該部門常常會更改一些條例,令他與同行感適以適從,有時,甚至會心灰意冷。
他坦言,若是政府少了這些朝令暮改,將會讓竹簍業者沒有后顧之憂去創業。
其次,就是希望割竹機器不要故障,否則將會頭大如斗。
最后,則是祈求蔬菜或瓜果農豐收,因為竹簍的生意與他們息息相關。
選竹大有學問
編織竹簍的其中一門學問,是要學會分辨竹的種類,若是不合適的竹片,韌度不足,所編織的竹簍很快就會折斷。
張劍輝說,竹一般都是向馬來人或原住民收購,其中以拉也竹(Buluh Raya)韌度最好,不輕易折斷。其他竹則比較脆,容易折斷。
張劍輝11歲就開始幫忙母親處理竹簍事業,雖然一度到日本“淘金”,返國后也做過其他工作,但最后還是繼承母親的衣缽。
他指出,一旦完成竹簍的編織,便會將竹簍堆積,再置放在太陽底下曝曬。
他說,由于竹片含水分,若是沒有曬乾,竹簍將會發霉。相反,曬乾后的竹簍,將會更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