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业‧编不出昔日好时光 竹篓织出几多愁
独家报导:梁展维
(江沙17日讯)一个手工竹篓,若是在市场盛装疏菜用途,顶多可以耐用2到3次就会破损,难以跟耐用的塑胶篓相比,这也是为何霹雳州拱桥新村的编织竹篓事业,已从全盛期的4家,到今日仅存1家。
织竹篓已有逾60年经验的刘永娣(70岁)是拱桥硕果仅存的织竹篓家庭,目前已把这个衣钵传授给儿子张剑辉(40岁)。
她说,从前,拱桥共有4家人从事织竹篓事业,年幼时,她也到其中一家学艺,赚取生活费,并在1981年另起炉灶,当起老板,一晃眼已是逾30年。
随着时过境迁,如今,州内只有打巴、安顺及拱桥还有人从事织竹篓,眼见其他行家后继无人,最后结业,不胜唏嘘。
她说,竹篓一般是供应国内的市场或巴刹用途,主要盛装蔬菜与瓜果,耐度有限;如今市场出塑胶篓,比起竹篓更耐用,许多人已转用塑胶篓。
谈到竹篓编织。刘永娣指出,每次收到的的竹子,必须锯成7呎至10呎长度,再置入机器分割成竹片,再分类厚片与薄片,一些适合做架筐,一些适合做“锁口”。
刘永娣披露,从前都是人手切竹,现在有机器辅助,速度虽然会快一些,但是竹片上的“竹眼”机器无法去除,仍旧需要人手进行修缮,才放入另一部机器将竹片削簿,制成织竹篓的材料。
她说,完成这些步骤后,就交给师傅织竹篓,有经验的师傅可在短时间内制成一个竹篓。,平均每天可以制10个至30个竹篓不等。
黄细妹制竹篓已有数十年经验,其父亲早年也是从事织竹篓事业,结业后,黄细妹就到刘永娣处打工。
黄细妹笑说:“这是眼见功夫的手艺,接触2至3天即能上手,尽管身为老手,仍会有被竹片割伤手的风险。”
眼见她熟练地挥动竹条,不久后,就轻易织出3至4呎高的大竹篓,果然厉害。
跑政府部门比编织苦
其实,织竹篓是一门手艺,从收竹、破竹到编织,都可以驾驭,业者觉得最难的步骤,反而是政府部门,例如森林局的条例朝令夕改,令业者深感为难。
张剑辉说,他常要到政府部门,例如森林局处理运输竹子的准证申请。不过,该部门常常会更改一些条例,令他与同行感适以适从,有时,甚至会心灰意冷。
他坦言,若是政府少了这些朝令暮改,将会让竹篓业者没有后顾之忧去创业。
其次,就是希望割竹机器不要故障,否则将会头大如斗。
最后,则是祈求蔬菜或瓜果农丰收,因为竹篓的生意与他们息息相关。
选竹大有学问
编织竹篓的其中一门学问,是要学会分辨竹的种类,若是不合适的竹片,韧度不足,所编织的竹篓很快就会折断。
张剑辉说,竹一般都是向马来人或原住民收购,其中以拉也竹(Buluh Raya)韧度最好,不轻易折断。其他竹则比较脆,容易折断。
张剑辉11岁就开始帮忙母亲处理竹篓事业,虽然一度到日本“淘金”,返国后也做过其他工作,但最后还是继承母亲的衣钵。
他指出,一旦完成竹篓的编织,便会将竹篓堆积,再置放在太阳底下曝晒。
他说,由于竹片含水分,若是没有晒干,竹篓将会发霉。相反,晒干后的竹篓,将会更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