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室.周末架势堂 AI黑箱作业 未来人类隐忧
特约:子若
图:练国伟、DFRobot、互联网
中国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DFRobot)首席执行官 叶琛
人类创造了机器人来超越人类?“这是一定的。” 这位于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取得机械人工程学博士学位的“机器人博士”说,在某种角度,这是计算能力的体现,机器人的计算能力一定比人快呀!
机器人和人工智慧向来是好莱坞最热门的题材之一,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每一次曲终人散以后,难免会想电影里那个机器人建构自己的帝国,人类被机器人控制的镜头,一直都挥之不去,苦苦思索。这有可能成真吗?王琛不讳言,这个可能性是有的!
为什么?他指出,这取决于现在用的一个名叫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技术,学术名称为“人工神经元”,这是一种模仿人类大脑的结构与功能的技术,“但是,这个神经元对我们现在的技术来说是不可控的,它当中是‘黑箱’”。
“也就是说,我只知道它的输入与它的输出,但是并不知道它里面是什么。所以,当一种新的情况,即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时候,我们就完全无法预料它最后输出是什么。”
他以著名科幻电影《终结者》(Terminator)里的人工智慧网络“天网”(Skynet)为例,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决策交给人工智慧执行的话,“它一旦遇到新的情况时,我们就完全不知道它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是按下核按钮还是不处理,不得而知。”
在电影里头,“天网”原本是一个由美国政府研发出来的国防电脑系统,未来的世界因电脑防卫系统“天网”产生自我智能,判定人类是威胁它们的物种,所以,将人类设定为“毁灭”而发生核战。
导弹交由机器人发射?
叶琛再举个例子,某个国家莫名其妙发射了一颗导弹,而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要是控制在人工智慧手里,“从人的角度来说,他会从很多角度去考量,并综合所有因素之后判断导弹发射出来后对我方的危害性、政治的影响,才决定是不是需要进行反击。”
“但是,对机器人而言,它可能取决于它以前所有训练的结果,也就是说,它训练的样本决定了它最后的决定会是什么。”他不否认,这里头存在很大风险,“只要我们人类一天不知道人工神经网络里面,黑箱最后产生结果会是怎样子,就是很大危险。”
作为机器人的研发者,在前方充满不确定因素下,他们依然勇往直前探索与开拓不知的未来,那是因为他引用了“武器本身没有错,关键是谁在用它”这个说法来回应。
从他的角度来看,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不断超越极限,探究更远的边界。至于具体如何去使用之,他认为,那不是科学家应该担心的事情,“你不能因为有这种情况而不去做。”
他以克隆(Clone)技术为例,人们过去也产生过伦理的争议,但是它的好处很可能就是自己的细胞坏了,可以通过克隆救回自己一命啊!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至于人类会不会反被机器人统治,“至少在我们有生之年是不会看到的,未来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太过担忧啦!”
回中国再造机器人梦工厂
在网络上,有人写道:所有科学家都具备成为创客的可能性,只要他开始动手。自从3D列印技术普及之后,发明也不再是科学家的专利了,在许多先进国家,创客风潮因运而生,创客群体更是无所不在。
叶琛早年仍逗留在英国工作的时候,就创建了“DFRobot”这个网络社区平台,这个名字的全名是“Dream Factory of Robot”,意即机器人的梦工厂。不问而知,这个社区的群体冲著机器人而来。
“初衷是让大家一起执行跟机器人相关的项目,并进行问题讨论与分享,随着市面上机器人的价格昂贵,我们后来也自行研发与制造机器人给自己玩。”后来,发现市场上的需求还是满大的,随之生产机器人。
然而,在生活与就业前景的考量下,他在参与了用来制造空中巴士(Airbus)飞机的机器人研究项目结束后,即在2009年回到中国成了“海归派”,并正式成立中国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从一个机器人技术发达的国家,回到中国这片大陆时,他最大的感想是,这里是一片处女地,什么都没有开垦过,“换句话说,我有很多发挥的空间与机会。”这跟耳熟能详的“非洲卖鞋”故事是同一个道理的。
卖手卖眼卖鼻散卖机器人!
回中国后的这些年,叶琛所经营的中国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产品研发为主,主要是因为机器人最终目标是取决于人工智慧。在它还未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其应用是非常有限的,因而目前他惟有开始生产机器人模块。
“我们卖手、卖眼睛、卖鼻子等等,把机器人里面部件分拆出来……这就好像把汽车的发动机拿出来,把它装在摩哆上、机床上,它并不一定用在汽车里面而已啊!”
他指出,机器人的林林总总部件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比如工业领域的流水线控制,“这对机器人来说,太简单了!此外,还有智能家居、智能感测器、智能穿戴(wearable)产品等等,就算连艺术也能使用呀!”这看上去是一个化整为零的过程。
在DFRobot公司网页里,看得见其销售的产品分类繁多,有机器人,当中又分为人形机器人与多足机器人,还有3D打印机与配件、各种机器人与学习套件,以及Arduino、树莓派等。
“机器蚂蚁”可供孩子学习
这些都是机器人创客群体最爱也最需要的支援部件,在这种情况下,DFRobot能协助机器人爱好者更快的开发一些机器人,加速这个产业的进展。与此同时,叶琛推出的产品,也起著教育作用的深刻意涵。
在他回中国后传来的照片当中,其公司其中一款新产品是今年五月推出的六足Antbo。这是一个模样和技能与蚂蚁非常接近的机器人,所有零部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用家可以像玩高乐那样并接出自己的机器人,也可以另外下载一些功能模块,重新给这个机器人编程,让它做出新的动作。
此外,用家还可以通过遥控器、语音或者在App上涂涂画画来控制Antbo,而它亦能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不同的情绪表达呢!从网络的视频里,这款机器人萌呆了!
当两个孩子一起玩一对Antbo时,它不是有玩耍的快乐而已,更多的是,及早帮助孩子们理解数码技术和物理世界之间的联系,并激励他们日后投身于技术研发领域。这是开发者赋予小小Antbo的重责大任!
身为首席执行官的叶琛,也给学生、年轻人说他的故事,从而激发年轻人对这个产业产生兴趣。不久前,他应邀前来吉隆坡,参与了由专艺学院(The One Academy)主办的2016 Polycan国际数位媒体艺术节,吸引了许多该学院学生前往聆听。
至于他公司所生产的新颖产品与套件,则吸引著全球买家的目光。叶琛目前的公司团队拥有近两百员工,当中有五十多位是研发人员,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客户多达七万个,问及公司的年营业额,他只是露出笑意,简单地回说:“还不错,反正能活!”
变聪明,还太早!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慧相关技术的突破,以目前的情况来说,人类正面对第三波机器人热潮来袭!叶琛告诉我们,自200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的机器人热潮。
第一波始于2001年iRobot推出的智能吸尘机械人,当时,大家都觉得机器人开始进入生活,因此很多人把主力投注于此,“但后来发现作用不大,这一波热潮很快成为过去。”
第二波出现在2006年,当时教学使用的机器人被视为大有作为,世界又重拾了对机器人的热忱,“大约两年后,大家觉得知易行难,因为老师都教不了,以致机器人都沦为摆设品。”
第三波则是深度学习技术得到验证之后,他说,人工智慧于2007年之前有过瓶颈,“此前大约有廿多年的时间没有具大的飞跃跟发展。”直到2007年以后,科学家开始研究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技术,并于2012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深度神经的研究报告,解释了它未来潜力之大。
这标示着人工智慧的新篇章,2015年再次启动新一波的机器人热潮,一直延烧迄今。然而,叶琛从他个人分析说:“这一波还是假的!”
他分析,深度学习的边界在哪里仍然是个未知数,以应用的角度来说,它的基本元素取决于数据,数据越丰富越聪明,反之则反,“在没有足够的数据情况下,它无法达到人们想要机器人达到的聪明程度。”
“它的下一波基础应该是先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技术来发展,才能够给到很多很多的数据,随后,再把深度学习放到里面去做学习与分析后产生的综合结果,这时候再放到机器人进去,才算是可行的。”他预测,未来五年内还是会保持原状。
一般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需要经过一个长达十年的周期,“从理论提出到结果出来约三年时间,再从学术研究到应用案例又是三年,再用四年时间把它商品化与产品化。”
期待人工智慧时代
在对人工智慧等课题滔滔不绝一番之后,好奇地想知道这位“机器人博士”的平常生,是处于怎样的状况,他的家是否是机关重重呢?叶琛笑言,现在都没有了,太忙了啊!
“但以前都会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例如我的宝宝刚诞生时,给他做了个自动宝宝椅,这么一来,我就不必自己去摇了!”
他也曾给爱养花草的父亲做了个自动浇花系统,“他又爱旅游,每次出门都没有人替他照顾花花草草,在他的要求下,我做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会根据花盆水分与温室度来决定浇灌的水量。”
当问及家用机器人会在什么时候普及化时,他说道:“这很难去说,因为只要家里有智能吸尘机就已经算是了,至于好像好莱坞电影里的会送快递的机器人,那就需要时间了。”
他想像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一个样子的呢?对他而言,最能代表他们这群体的“想像中的世界”是美国电影《I,Robot》 (机械公敌),“它已经是一个未来服务型机器人的家居时代。”
这部由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主演的科幻动作电影,故事发生在公元2035年,智能机器人已获得人类广泛使用,并作为工具和伙伴甚至成为家庭重要成员之一,它可执行保母、厨师、快递、溜狗等等任务,无所不能。
如今距离2035年还有19年,到时我也已经是六十多岁白发苍苍了,是否能像电影里男主角的老奶奶Gigi,也能有一部“自动化家事助手”给老来的我来做伴呢?这还挺令人期待的!
人因梦想而伟大,人工智慧技术的出现让敢于想像的人们勇于实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意外见到假戏成真,也说不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