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郭詩敏、黃嘉琦、陳曉怡(循人中學編輯小組)
隔週刊出
為了解印裔民間傳奇與文化典故,吉隆坡循人中學編輯小組走進馬來西亞印裔興都教聖地黑風洞。步入黑風洞的街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美食小攤、手繪文化等。然而最吸引游客的莫過于那叠成金字塔的糕點。美食攤五顏六色奪目的糕點,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
攤販Kumar說,印裔傳統食物分兩大類——甜品和零食,傳統甜品顏色鮮艷,以煎、炸、烘、烤製作,種類繁多。
Kumar售賣的甜品及糕點,都是手工製作,牛奶與糖是主要原材料,這些糕點一般能保存至少兩個星期。Kumar也說,這個經營了四十多年的攤位,繼承自他的父親。他表示,一般時候售出的食物並不多,唯有在節慶期間,生意才比較好。
香辣小吃回味無窮
來自斯洛基亞的Michelle說,這是她首次到訪馬來西亞,更是第一次接觸馬來西亞印裔文化。令她印象深刻的除了這裡獨特的建築,另一項就是印裔糕點了。甜品口味偏甜,她一開始嘗試還有些不習慣。但甜品艷麗的外觀最具吸引力,讓她想一試再試。
往黑風洞美食街進一步探尋,不遠處油炸聲與空氣中瀰漫的香味,吸引了大批訪客。角落不起眼的零食小攤擠滿人群,大批人潮耐心排隊。其中,攤販現做現賣的印裔圈圈餅Muruku,更受到大眾喜愛。相信不少讀者對Muruku這傳統美食不陌生吧!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道食物的歷史典故?
攤販Iravan告訴我們,“Muruku”在興都語裡是“圓形物體”的意思,這就可解釋為什麼大家手中的Muruku是圓圓的香脆辣餅。
Muruku在馬來西亞是各族人民喜歡吃的小吃,吃在嘴裡清脆的響聲,鹹辣的味道刺激味蕾,回味無窮。眼前的糕餅師傅把麵粉與香料攪拌均勻后,利用獨特的工具,將麵粉置入油鍋炸。一瞬間,香脆可口的Muruku就完成了。製作Muruku的主要原料是麵粉及扁豆粉,有些小販也會加入芝麻、小茴香,讓這道小吃的味道更多豐富。
食物透露民族色彩
常到黑風洞朝聖膜拜的家庭主婦Siva,喜歡吃辛辣口味的食物,她在家裡也會製作零嘴招待客人。每逢節慶,她的四個兒女都從國外回來幫忙製作各式美食佳餚,印裔同胞也有分享美食的習慣。
Siva親切地跟我們說,她常把製作好的零食,分享給隔壁鄰居。她和鄰居之間,常以這種方式交換各自的烹調秘方,增進鄰里的感情。
印裔的飲食文化獨特而美麗,每道美食蘊涵的歷史意義,遠超過人們對它的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色彩與人情溫度,都呈現在美味可口的飲食中,透過飲食,我們可發掘一個民族的歷史精髓,透過食物感知人類對生活的追求與歷史的創造。
黑風洞街邊看似平凡的攤販,是一道香甜而充滿濃艷色彩所組成的風景。這裡有可口的印裔小吃中心,我們透過味蕾,去感受在舌尖上大馬獨特的印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