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議論(完) 大環境下的趨勢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金馬獎議論(完) 大環境下的趨勢

今年新出爐的金馬獎影帝範偉和同獲獎的影后周冬雨、馬思純。
今年新出爐的金馬獎影帝範偉和同獲獎的影后周冬雨、馬思純。

文:楊劍



本屆金馬獎的重要獎項落在中國影人身上引起熱烈討論,但如果能夠溫故知新,大家其實可以從金馬獎歷年來最佳影片的項目來瞭解這個影展因環境變遷的不同取向。特別是目前中文電影版圖因中國崛起而起了巨大的改變,中國作品及影人繼續在這個影展中有巨大的影響力其實是順理成章之事。

半個世紀前金馬獎開始年代,中文電影都是華語對白,包括香港製作在內。當年的電影勢力由香港電懋和邵氏兩家公司瓜分,所以62年的首屆和63年的次屆的最佳電影分別由這兩家公司的《星星、月亮、太陽》和《梁三伯與祝英台》贏獲。但過后電懋公司的老闆陸運濤在64年不幸因空難而死,香港電影元氣大傷,邵氏獨大后作品傾向純商業化,而適逢台灣道地台語片開始沒落,華語片因無法創新而開始疲態畢露。

這時屬于政府的中影公司祭出“健康寫實主義路線”而擊中民心而一呼百應,台灣片卒一洗頹風,從此本土電影站穩了腳步,往后二十多年的最佳影片幾乎全是台灣製作!包括65年開始的《養鴨人家》,而連續下來的《西施》、《我女若蘭》、《路》和《小鎮春回》等。



資深影迷應該記得,中文電影蓬勃的六七十年代,金馬影展有一定的權威性,是優異中文電影的標桿。

但進入80年代,台灣電影在海外的市場被港片擊得潰不成軍。本土盛行改編自文學作品的優秀佳作在海外皆難有知音。金馬變成是台灣本土電影及電影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聚會,聲勢就此滑落。到90年代開始,台灣電影已衰敗到產量無法應付本土一年檔期的局面,也造成金馬影展竟連續缺乏道地作品參賽的尷尬。

基于本土電影不堪原因,金馬獎放棄了單純面向本土電影的路線,引進香港電影在先,接著再開放予中國電影,最后祭出整台華語電影的旗幟。曾稱霸金馬的香港電影雄風不再,而中國影業卻相應的發展迅速,無法過電檢一關又在本地市場沒被青睞,優異作品紛紛往世界各地影展挺進,金馬也是目標之一。所以近十幾年后,中國色彩濃厚,加上又能交出藝術性高的作品,並栽培出不少優秀演員,相比之下,香港演員斷層的情形嚴重,台灣還算有新銳演員冒起,但產量有限,港台電影及演員們在金馬備受衝擊更一目瞭然。

與今年的《八月》相似,過去多部曾在金馬奪最佳影片之作,觀眾只能批評都是不夠商業化的悶藝片,但卻無人否認其內涵及藝術成就。也和今年新出爐的影帝範偉和同獲獎的影后周冬雨、馬思純一樣,每次中國男女演員得獎引起的爭議,卻從無之一過他們的精湛演技。

世界上任何地區影展的得獎成績宣佈后都難免有雜聲,但身為電影觀眾,其實無需為此操心,對電影喜惡乃見仁見智的事,影展也有其一定的遊戲規則,大中華地區的電影大環境對台灣金馬的影響是必然的。只要本土在那一屆沒有較為出色的作品,產量多有不乏佳作的中國勢力在金馬會延續已是必然的趨勢。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