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華:萊芙優笑──別對Nasi Padang耍心機
人對某個地方,某種事物的印象是好或壞,很多時候,是因為自身的感覺而賦予的。所以,若有人需要我推薦好玩或好吃的地方,坦白說,我覺得是難題。因為我是一個完全靠感覺來生活的人,我對一個地方或一樣食物的好感,來自於那裡的人。
我去峇厘島烏布住的民宿,每天早上醒來,房子門前的小道上,總有清晨落下的緬梔花,一朵兩朵三朵……零零散散的,我覺得它們很美。
每天早上,我都會跨過矮牆,蹲在田邊看不算遼闊的稻田;清晨的烏布,只有雞啼聲,以及風吹過耳邊,穿過髮絲的聲音。民宿距離熱鬧的街道不遠,蹲在田邊看完稻田,我就從民宿走一段大約15分鐘的路程到烏布巴剎去。那裡賣著印尼人的傳統食物──Nasi Padang,它就像是華人吃的雜菜飯。
第一次,我是晚上走在民宿外的那條街道上發現它。當時,看見裹在香蕉葉裡的白米飯,且包裝成三角形,我以為是我最愛的椰漿飯,於是,就決定要吃它。可打開來,米飯裡頭是沒有江魚仔和洋蔥煮成的“參巴”,只有一小堆菜和混合了麵條的辣椒。老闆將白米飯放在用竹子編織成的小盤上,讓我挑其它包裝好的、油炸的小配菜,如豬皮、花生江魚仔或鹹蛋等。
我捧著我的食物看著其他人,他們盤膝坐在小攤檔旁的石台上。石台一前一後坐成兩排的話,可以容納6人。早已坐在那裡的幾個年輕峇厘人,向我招手,示意我過去和他們一起坐,一起吃,一起聊天。
那個晚上,我開始喜歡上Nasi Padang。
可後來,我在烏布巴剎買Nasi Padang的經驗,是不愉快的。那裡有較多的菜餚選擇,如雞肉、野菜、肥豬肉、釀入肥肉的腸、炸豬腸和炸動物內臟等。老太太將飯包起來後,我問她多少錢,她壓低聲量,含糊唯諾地向站在我隔壁的她的峇厘朋友說,“5000,你跟她說一萬。”我從錢包裡拿出一張5000盧比的鈔票給她,她把鈔票用力的丟在錢罐裡,外加一聲“嘖”。
後來我才發現,峇厘人做生意有很多招數,如“早上價”,他們說因為剛開門做生意,所以便宜賣。可“早上價”卻不是合理的價錢。還有,他們開了一個價錢後,會板起臉孔說“你要就要,不能扣了”。
在峇厘消費,即使買一串龍眼,也要殺價,那一刻,我發現自己多麼討厭討價還價。而當對方把我視為可以砍菜頭的遊客時,我心裡是極度反感,認為這是欺騙行為。在那裡吃東西,突然變得好攻心計,要耍心機。
吃Nasi Padang給我兩種經驗帶來不同的感受,讓我說不出是喜歡還是厭惡。那次以後,我壓根兒也沒有想過要重遊峇厘島。因為我在那裡的經驗帶給我的感受,是不舒服的多,所以,當人們在歌頌峇厘島時,我卻對它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