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週末架勢堂 食在“筷”樂 也食出健康

張祥唐博士在觀賞《Cowspiracy》之后,突發奇想,或許有一天他轉業去養牛,並為畜牧業設計出能夠減碳、降低排污的方案。

特約:子若

圖片:連利元、受訪者、互聯網

今日登場

台灣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創新設計工程系/工業設計碩士班副教授兼系主任 張祥唐博士
這一趟,張祥唐博士抵達吉隆坡出席由我國NetsEco公司于11月中在大馬工藝園(Technology Park Malaysia,簡稱TPM) 舉行的生態化設計工作坊1.0時,他隨身攜帶一個看似很不起眼的背包,但它猶如多啦A夢的百寶袋,隨時都能掏出寶來!

在訪問過程中,張祥唐博士隨手拿出了一個手工製作的長形巧克力色盒子,盒子裡頭裝了一對華人吃飯慣常用的筷子,整體感覺就像我多年前見過的路易威登筷子般高雅!這可不是一般的高級筷子,它裡頭暗藏玄機,具有深遠用途的哦!

張祥唐博士給它取了個名堂,那就是“健康管理食器——食在筷樂”,這是由他所帶領的台灣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開發的其中一項產品。他透露,他與學生隊員向來分別進行兩個層次的設計方向,一是概念設計,若是證明其可行性,隨后便會進行實體化的設計與發展。

當它是個生活趣味用品

這“筷樂”到底是怎樣的一項發明?且讓我們來瞧一瞧,原來,他們在其中一筷體中內藏了偵測電路,警示元件、微型電源、偵測探頭等部件,在飲食過程中,這筷子會自行檢測食物中的含油脂程度,並以燈號閃示警訊。

“我們且不要把它當作科學儀器,而是一個給生活增添趣味的東西。”隨后,有關的攝取油脂程度的歷程將會儲存于記憶體之中。

通過數據化的管理,將吃的食物油脂程度轉化為有效數據並記錄,配搭健康管理App軟體,分析每日、每週油脂攝取程度的歷程,“一旦發現攝取過多油脂后,使用者即會馬上關注並改善個人的飲食習慣。”

這個智慧健康管理食器的外形與持握手感,接近傳統筷子的樣式,並採分段筷體設計,可由使用者自行分段拆解與組裝;同時,它還備有“健康管理食器收納盒”,結合WiFi或藍牙模組及流動電源,展現收納、資料傳送及充電的功能。

“健康管理食器——食在筷樂”的研發無疑對日愈注重吃得健康的人們有莫大助益,油脂對身體很重要,但一定要吃對油並吃得適可而止,才是永遠的健康之道。

這是“健康管理食器——食在筷樂”的第二代測試原型。

養成綠色生活習慣

吃得健康,不只是為自己找回健康,也是延伸出愛地球的一種方式。此話何解?張祥唐博士以過來人身分,跟我們分享了一則關于他的體重的故事。

“不瞞你說,我原來是一個很胖的人。”在2010年時,他經歷了一場胃繞道手術,體重從126公斤驟減至目前的76公斤,當時決定做這個手術,他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怕死!”隨后,他發現到減重以后的種種好處。

除了是尋回身體的健康之外,他意外發現,從前總是拚命地吹冷氣和頻繁地洗澡,用水和用電都毫不節制,“如今,空調的溫度不再調得太低,甚至空調的使用能免則免;就連洗澡的水量也隨之減少了。”

“此外,當身體不再有重大負擔后,自己也變得比較喜歡走路,可以的話,都會捨電梯而選擇走樓梯。”這都是他過去意想不到的轉變,他認為,人們只要稍微改變生活形態,對身體也好,對環境負擔也會產生莫大的好處。

關于對地球好這件事,他坦言,我們或許無法要求所有人都跟著我們的步伐做一樣的動作,但至少要嘗試對自己有所要求,“比如,我買東西時都會翻看包裝是否有綠色標籤(Green Label),並且將之變成一種習慣。”

這種生活習慣的養成,不僅可以感染身邊的家人,“我家人的其他身邊人也會改變,我覺得這是需要時間去發酵。”他認為,每天都有可能做一件小事來改善環境,讓它變得更美好。

牛羊啃光草畜牧業破壞地球

在此番吉隆坡之行中,張祥唐博士主講的題目是:“地球累了,你不會淚嗎?——以生態化設計,體驗生活藝術”,演講過程中,他引用了好幾部電影來敘述生態化設計的迫切性。

在他所引述的電影當中,就有兩部是聯合國和平大使兼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度(Leonardo DiCaprio)有份參與的紀錄片——《洪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與《Cowspiracy:The Sustainability Secret》,他說,這是他看過並非常欣賞的環保影片。

環保影片最大的目的是鼓吹人們愛惜地球,可是,他卻有所感觸說:每一次看完影片之后,大家就停在那兒而欠缺后續的動作,“我們是不是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人馬上做出改變呢?”他總是覺得環保影片拍得不夠有力道。

他以泰國廣告為例,當地廣告創意人總能拍出扣人心弦、牽動細微神經的廣告,並且成功把敘述的內涵深深烙印在觀眾的心中,“這種感覺很好!”他繼續說:“影片需時較長,或許不能把這種元素照搬過來採用,但總得想方設法有效地把環保的訊息傳開去。”

看后,要有所行動!

最近觀賞了《Cowspiracy》后,他也另眼相看。“這部紀錄片敢于挑戰大家都知道,但不去觸及的角度。”他認為,這是這部影片力道所在的地方,“長期以來,我們的工業界和產業界一直都在努力節省碳的排放,結果真相是,大規模畜牧業是造成地球被破壞的主因。”

“看完這部片子之后,有那麼一點心酸的感覺。”他指出,儘管工業界在綠色環保中付出了很多,可是產生的效果不大,也很快、很輕易就被畜牧業一下子抵消了,“我們也不能強制大家都不吃肉呀!”

在心酸之際,他同時跟學生一起討論這部紀錄片,在進行一輪觀后感討論之后,他們皆有所想、有所感,而有所悟,“一直以來,我們都為了人們、為了工業而服務,接下來,我們是不是可以替畜牧業做一些事情呢?當然,我們不可能改造讓牛不吃草、不吃飼料……這裡頭有一定的挑戰,因為我們畢竟不是畜牧業或是農業出身的人。”

無論如何,他表示今后會挪出時間研究畜牧業的議題。“在我認識的朋友之中,有位機械系的老師就轉行種植香菇去了,他其實是利用本身的專才投入種植領域,盡情發揮,並成功在溫室的環境下大量培植菌類。”他繼續說:“或許哪一天我也像他一樣,轉業去養牛並為畜牧業設計出能夠減碳、降低排污的方案啊!”永遠不要忘記:人因夢想而偉大!

行文至此,我想到他在文前提及的“健康管理食器”的開發個案,若果人人手上都有一支智慧筷子,時刻受到警惕,不因攝取過量動物性脂肪導致肥胖,吃得安心、活得健康,這項發明也算是友善對待地球的貢獻之一啊!

觀賞了李奧納度兩部紀錄片之后,他對自己的生命軌跡有了此一想法:“一路走來,剛開始或許是為了個人的學術生涯而非得這麼做,如今卻是越做越有心得,也願意去投入這件事。”

永續設計,減低環境污染

于2004年取得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學位的張祥唐說,當年,他唸的是機械工程,在嘗試做了很多傳統機械研究后,有感已經沒有什麼特別了,他的指導老師于是對他說了一句話,不妨嘗試去研究綠色的議題,“那是大概廿多年前的事了!”

“人們對于綠色設計(Green Design)的認知,一般上是相關產品的材料無害,既可以安全觸摸甚至可以舔,一路發展到現在,綠色設計業者不僅是專注于一個產品如何繼續好好地服務它的服務對象,甚至必須替廠商找到企業識別或是企業形象。”

他指出,從最早期的綠色設計演變到當今的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永續設計的意思不是一樣物件可以用五百年,而是這個產品是否對地球有益?在製作與生產的過程中,必須兼顧地球的持續發展而不過度開採、耗費資源並產生污染和浪費等等。”與此同時,相關企業得非常關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是否講究環保,甚至管理部分都跟這個有密切的關係。

他原來唸的是機械工程系,目前則專注于工業產品設計,“其實,這兩個領域都有連帶關係。”這些年來,他參與設計跟研究的涵蓋面非常廣泛,包括永續設計、專利迴避設計( Design-Around)、精緻文創商品設計、互聯網產品設計、設計想像力教育(Education for Design Imagination),以及設計軟體的開發。

在一連串艱澀難明的名詞背后,離不開生態化設計的核心,從他的觀點來說,生態化設計必須是一種結合環境意識與文化的哲學,並採用多樣化設計方法和先進技術打造的產品與服務,會對環境產生較低或是零負面的影響。

泡澡,更需善用水源

基于對地球、環境的愛護,張祥唐跟他的學生團隊總是萌發各種奇思妙想,並投其所好地發明符合生態化設計的產品,“像洗澡這件事情,各個國家人民的洗澡方式大不同,比如:印度人只要拿個水桶,半桶水的水量就足夠了,可日本人卻是先沖再泡……”

日本人被視為世界上最愛泡澡的民族之一,並建立起博大精深的泡澡文化;然而,這個泡澡文化卻有隱憂,那就是泡澡很費水,所以,他們想盡辦法來善用使用過的泡澡水。

有鑑于此,他那群創新設計系的學生有了個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們做了一個實驗,那就是特製一件密封的衣服,然后,再把水灌進去,並讓水在衣服裡面流動,使日本人既可以感覺到泡澡的樂趣,又可以節省水源。這不是很有趣的發明嗎?”

每一次觀賞了地球露出疲態的片子后,我們都會感到心痛甚至流淚,然而,人們已經沒有流淚的時間了;像張祥唐博士跟他的創新設計系學生團隊那樣,他們持續地讓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落實,並與相關業界共同策謀推動。現實中,哪怕破壞力比修復力來得強大,但,人們都沒有理由停止做環保、護地球!

從飲食文化、碗盤器具到生活習慣,在張祥唐博士眼中,一切都可以和環保息息相關。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