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心頭好 歷史價值高 巴拉賦予古董新生命

■古董店內的古董種類繁多,有瓷器、碗碟、水壺、電子產品、木製品、藤製品、塑料產品、紙幣及報紙等。

獨家報導 / 攝影:李嘉茵

(怡保3日訊)“除了擺設,我嘗試賦予古董新生命!”

B.K.古董店老闆巴拉說,現在的年輕人喜歡開咖啡廳,市面上也吹起一股懷舊風,這些收藏多年的古董終于派上用場,而且目前影視業發展蓬勃,店內的古董能夠租借給影視製作公司,充當拍攝道具。

他說,店內部分古董仍能操作,自己閒時也樂意維修這些古董,嘗試賦予它們新生命。

“我的古董店的一大特色是收集的古董器件多樣化,有瓷器、碗碟、水壺、電子產品、木製品、藤製品、塑料產品、紙幣等。”

跳蚤市場擺地攤

該店內的古董參差地擺設在架子或櫥櫃裡,一目了然,沒有絲毫凌亂的感覺。只怕店內古董太多,讓顧客目不暇接。

50歲的他受訪時透露,年輕時,身邊習以為常的日常物品,經過漫長歲月的沉積,這些物品逐漸顯現出它們的歷史及價值。

他說,自小便對古董情有獨鍾,透過自學和友人的交流,自己已從業餘愛好者成為一古董收藏品行家。當顧客前來購買古董時,他能夠提供建議予買家。

他以前是羅厘司機,雖然薪資不充裕,但只要是自己所喜愛,並且認為具有收藏價值的物品,一定會買下。古董事業就是在一邊工作,一邊業餘經營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我從事古董行業已有29年,真正敞開店面,在鐵船路經營古董店只有3年。早前,我都是在怡保時光隧道,每逢週日的跳蚤市場上擺地攤,兜售古董。”

他說,目前,古董店為他帶來了不錯的收入,妻子及其中2個兒子都協助打理古董店生意。惟他堅持到跳蚤市場擺攤,因為那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

別人當垃圾他當寶

巴拉說,大部分古董來自于屋主清理房子時不要的雜物,可能對屋主來說是垃圾,但對他來說卻是寶物。

他會透過檢查物品的年代久遠、外觀、性能、製作手工、字體、年份、標誌等,來判斷其是否擁有收藏價值。

採訪過程中,一名建築工人捧著兩個紙箱走進店裡,裡面裝了沾滿灰塵的中式手繪公雞、花卉的陶瓷碗及茶壺。巴拉檢查這些碗碟后,拒絕收購,認為這不是古董,沒有收藏價值。

建築工人更一度嘗試說服他,並再強調是中國生產的陶瓷碗,希望他買下。巴拉從店內拿出同樣的古董陶瓷碗,表示手工陶瓷碗的碗口是不規則的,碗邊每一個手繪圖案都不同,過后建築工人一臉失望,巴拉便拿出10令吉打發了該名登門兜售的建築工人。

時間產物喚起人的記憶

“現代社會瞬息萬變,一眨眼身邊的東西都變了,只有古董才能喚起人的記憶!”

巴拉說,古董是時間的產物,而人都會睹物思情,因此古董能勾起一個人的回憶。

他說,曾經有一個馬來顧客非常喜愛店內的龍紋陶缸。原來該顧客小時候在華裔鄰居門口看過龍紋陶缸,而且非常喜愛,但那時候沒有足夠的錢購買,所以對龍紋陶缸情有獨鍾。

他更與記者分享兩張舊照片,一張是一對新人結婚照,另一張是新娘穿著華人傳統結婚服飾的照片。這對新人已經過世,兒子常年在國外。早前,兒子準備翻新父母留下的祖屋時,把屋內的舊物一次過賣給他。

那件華人傳統結婚服飾,他賣出逾700令吉。因此,他認為,古董的價值因人而異,珍惜的人把它當古董,不懂得珍惜的人便把它當成垃圾。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