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生為眼鏡猴發聲 再不救,就遲了!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學士生為眼鏡猴發聲 再不救,就遲了!

 ■Langur Project Penang日前在新海峽廣場籌辦活動,提升民眾對食葉眼鏡猴的認識。

■Langur Project Penang日前在新海峽廣場籌辦活動,提升民眾對食葉眼鏡猴的認識。

獨家報導/攝影:陳麗玉
(檳城6日訊)在檳城,有個26歲女生今年初開始走入山林,研究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NT(Near Threatened),即近危級別的“食葉眼鏡猴”(Dusky Leaf Monkey或稱Langur)。



她在檳城有3個研究基地,包括直落巴巷、植物園和升旗山。早陣子,在一場“丹絨武雅至直落巴巷替代公路計劃匯報會”上,因不忍心眼鏡猴的栖息地可能被該計劃摧毀,她在問答環節時站出來為眼鏡猴發聲,激動得哭起來。

這名女生,就是擁有生物科學學士學位,長期從事生態保育,目前在理科大學攻讀靈長類動物研究碩士的葉茹琳。

她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眼鏡猴目前面臨最大的威脅之一,攸關它們的栖息地,而她在直落巴巷的研究發現,“栖息地分斷化”(Habitat Fragmentation)現象,威脅著眼鏡猴。



她解釋,栖息地分斷化是指本來一大片森林,因為人類的開發,森林地帶一分為二,就像直落巴巷的森林和海邊被公路分斷,造成在森林的眼鏡猴須想辦法穿越,以到附近包括海邊覓食。

冒險覓食

“眼鏡猴屬樹栖動物(Arboreal),常在樹上移動,森林被公路分斷化后,它們為了到海邊覓食,須利用路上的電纜線,但這很危險,它們會觸電死亡。我親眼看過一隻懶猴(Slow Loris),被電死在電柱旁。”

她指出,今年8月至今,她們處理了4宗眼鏡猴道路死亡個案,都是因為森林分斷化所致。

猴群也棲息沿海線

葉茹琳等人研究發現,直落巴巷的眼鏡猴群,栖息地不止在森林,還包括次森林,即經過采伐形成的森林、人類影響區(Human Influence Area)及沿海線(Coastal Line)。

她說,很多人以為眼鏡猴只待在森林和樹上,其實不是,它們也會來到森林以外的地區,比如人類種植的地區物,就像直落巴巷的眼鏡猴有時會到熱帶香料園(Tropical Spice Garden)覓食。”

她舉例,沿海線(海邊)有很多它們的食物,如海無花果(Sea Fig)果實和葉子,還有稱作“哥打榜”(Ketapang)樹的葉子。

目前,她正籌備將首張研究手稿(Manuscript),上載至國際研究項目網上平台Springer。

擔心發展破壞棲息地

葉茹琳擔心,建議中的丹絨武雅至直落巴巷替代公路計劃,因橫跨熱帶香料園之上的集水區,會影響眼鏡猴栖息地。

她希望政府進行任何發展時,會想到環境,同時多注重非政府組織的意見。

兩岸三通一個檳城計劃下的三條大道,將會先進行丹絨武雅至直落巴巷交替公路,工程料會在明年中開動,首個工程是峇都丁宜的沙杜河(Sg. Satu)至黃金河路(Jalan Sg Mas)的300公尺路段。

檳州行政議員林峰成在11月出席“丹絨武雅至直落巴巷公路交替公路”匯報會上說,丹絨武雅至直落巴巷交替公路料將于明年年中開動,不過目前尚有待展開土地征用及環境評估報告的通過。

申請英國獎掖研究生態

葉茹琳的碩士研究項目,是眼鏡猴的生態作息與習性行為,稱為“Langur Project Penang”。

她說,要保育,就得有數據作為理據。這項計劃就是收集相關資料,以達到提升覺醒和保育的效用。她成功申請英國一項獎掖,支持研究項目。

她說,獎掖數額5000英鎊(約2萬8000令吉),目前有10人參與,包括學院生、設計師、攝影師和教育背景,年齡介于18歲至35歲,志願者超過20人。

“我們在今年1月啟動研究工作。一開始只是我一個人做,那時每周進森林4天,畢竟要瞭解眼鏡猴的生態作息不簡單,首先要它們接受我的存在。”

她的研究主要是眼鏡猴的活動模式(Activity Pattern),如每天花多少時間在休息、吃東西和日常活動。

研究也包括眼鏡猴的栖息地面積、它們的飲食習慣。

Langur Project Penang
明年成非政府組織

葉茹琳說,明年計劃將Langur Project Penang研究計劃,發展成一個非政府組織。

她說,我國西馬目前沒有人針對以食葉眼鏡猴品種的生態和行為特性進行過研究,Langur Project Penang是第一個。

“我不想它只是一項研究計劃,我希望它成為永續的保育計劃。不過,明年我們又要繼續尋找獎掖以運作。為了不依賴獎掖,我們希望通過籌辦活動、籌款、售賣商品等不同管道,增加收入。”

最近,她們與Penang Passion合作,印製1000套以眼鏡猴為主題的Think Big明信片,每套售價18令吉。

群體生活分佈多區

有山的地方,就有眼鏡猴。

葉茹琳說,眼鏡食葉猴(學名:Trachypithecus obscurus),是群體生活,每群友5隻至20隻。在檳城,它們主要分佈在植物園、升旗山、丹絨武雅至直落巴巷的山上,浮羅山背和督坤山也有,最多集中在直落巴巷。

“很多人不解,為何我們要猴子,或許人們只覺得不過是猴子,但實際上,猴子在森林再生扮演要角,因為它們是植物種子的傳播者。”

不過她說,為了讓猴子保有其覓食本能,人類不能餵食猴子,同時 不能和它們太親密,必須保持距離,以免讓它們覺得人類很安全,反而會害了它們。

眼鏡猴獼猴大不同

眼鏡猴和一般的獼猴有何不同?

葉茹琳解釋,獼猴是雜食動物,較進取和聰明,多在地上移動;食葉眼鏡猴多在樹上移動,雖然不是雜食,它們吃樹葉、果實、樹皮等,但也不完全是素食者,它們有時會吃昆蟲。

“一般來說,眼鏡猴是比獼猴溫馴,沒有攻擊性。”

對該研究計劃有興趣,可到面子書LangurProjectPenang瀏覽。

金毛小眼鏡猴
成非法販賣搶手貨

小眼鏡猴還沒換毛時,毛髮是金色的,儼如一隻金絲猴,這個特點,反而讓小眼鏡猴成了非法販賣寵物的“搶手貨”。

葉茹琳說,如果有注意寵物販賣社交網站,很多人把猴子當寵物來賣,還蠻搶手。

“眼鏡猴小的時候是金絲猴,尤其是猴年,更搶手。為了獵取一隻小眼鏡猴,整個猴群都要犧牲。”

她解釋,跟獼猴不同的是,眼鏡猴群組最多20隻,雌眼鏡猴之間的關係親如姐妹,一隻小猴出生,雌眼鏡猴都爭著去照顧。當猴媽媽在樹上抱著小猴,獵人射下媽媽,其他雌眼鏡猴就會發狂,獵人害怕被攻擊就會大開殺戒。雄猴即使發狂,最終也會被射死。

“可是,一般被非法販賣的小猴,因為飲食不適抵抗力下降加上環境的改變,都活不到換毛。”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