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感情寄託.居住條件差 空巢青年手機作伴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缺感情寄託.居住條件差 空巢青年手機作伴

■手機被為“空巢青年”的最好夥伴。
■手機被為“空巢青年”的最好夥伴。

(北京12日綜合電)中國的“空巢老人”(即獨居老人)現象備受關注,“空巢青年”問題亦不可忽視。“空巢青年”多是單身、獨自租住一個單間或一居室,有一份普通工作,學歷在大學以上,最好的伙伴是手機。



據中國統計局的人口抽樣調查樣本數據顯示,目前獨居人口佔總戶數的14.92%,其中“空巢青年”愈來愈多,他們自認面臨缺乏感情寄託和居住條件差的兩大困境。

這些“空巢青年”多是離開家鄉到城市打拚,獨自在外租屋或是住在一間房隔成幾間的單間,和朋友的交流多是在屏幕上,手機成了最好的伙伴。

例如老家在重慶農村的24歲的大學畢業生張清平,目前在渝北區一家互聯網公司做會計,還有一個妹妹剛上大學。為了靠近上班地點,他在公司旁租了一間房,每天擠巴士或輕軌。



張清平租的房子是由套房改造的“單間”,只能放下一張小床和一個電腦桌,廚房廁所是6人共用,因此沒自己做過飯,都是叫外賣。每天張清平與朋友家人的溝通,主要就依靠手機。

不願“啃老”

另一“空巢青年”陳翔2015年大學畢業就漂到了北京獨居至今,不久前換了工作,月薪有2000元人民幣(約1300令吉),每月發工資都得往家寄錢。他表示,父親臥病在床,弟弟上大學需要生活費,本身是家裡的壯勞力,而北京機會多、掙錢多。

已在重慶獨自奮鬥了四、五年的李立彬說,如何通過努力改變狀態、大都市能否接納他們的努力是許多“空巢青年”在思考的問題,但若不能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態,就想辦法適應、適其所適,就是幸福,“至少我們不啃老。”

另外,22歲的甘肅女孩楊婷在重慶大學畢業還不到一年,剛進入一家房地產銷售公司。楊婷表示,父母供她讀完大學很不容易了,所以不想畢業后還向家裡要錢,此外重慶的機會也比甘肅多。

從武漢來北京的李展博也有同感,儘管剛來這裡時頗為落寞,住的是700元人民幣(約450令吉)一個月的出租屋,只能容下一張床,但卻感到滿是新鮮,能夠學到更多東西,“我在哪,家就在哪。現在交通這么發達,去哪都很方便,沒必要束縛在一個地方。”

社會流動愈來愈頻繁
年輕人獨闖大城市打拼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李春玲認為,當社會流動愈來愈頻繁,大量年輕人離開父母獨自在大城市奮鬥,“空巢青年”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是社會發展趨勢所導致。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員張星水則表示,受過教育的年輕人一般都有工作,能獨立養活自己,生活不依附于家庭和配偶,所以經濟上的獨立是“空巢青年”存在的原因之一。

重慶社科研究專家陳平表示,“空巢青年”雖是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必然產物,但對于“空巢青年”不必過于悲觀,因為這群從鄉村以及小城市來的青年們給大都市注入鮮活的血液,不斷推動著城市化的進程,促進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加上城鄉差距不斷縮小,“空巢青年”現象最終會被化解。

巢空心不空
應擴大社交

重慶社科研究專家陳平認為,“空巢“只能是一種居住狀態,不能成為青年的心態,強調“巢空”並不可怕,但“心空”就要注意了。

西南政法大學中睿新媒體研究中心副教授蔡斐也認為,“空巢青年”真正的困難並不在于生活,而是面對紛繁蕪雜的事件如何有條不紊、有的放矢,實現自我價值。

蔡斐說,青年應該敞開心胸,多接受新鮮事物。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壓力,對年青人來說的確是非常重的負擔,但工作不是生命的全部,這就需要通過心態和生活的調節來放鬆。

他建議“空巢青年”多從事健身、戶外、讀書等活動,特別是一些小型的聚會,既拓展社交範圍,又能放鬆自己。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