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史光宏:驶过印象──带学生到故事王国旅行
“唸书给孩子们听,就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
一天一篇,读《格林童话》的日子还在继续,今天选了〈有三根金头发的鬼〉。
上半年给学生讲绘本,介绍了一套“中国民间童话系列”,其中就有一本《金头发》,封面注明故事源自中国彝族。两相比较,故事脉络大同小异,差别在细节。《金头发》中,缘起为国王欲得到太阳婆婆的金头发,因而差男孩去寻找;〈有三根金头发的鬼〉中,则从小男孩的出生讲起,并且一开头就把国王描绘成心肠恶毒的人,只因担心小男孩将来会迎娶公主,就千方百计想置小男孩于死地。
〈有三根金头发的鬼〉源自德国,《金头发》来自中国。那是多么久远的年代啊!两国在地域上相隔万里,彼此不相往来,所流传的民间童话却如此相似。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神话和传说上。说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藏着人类原始的密码,不是没道理的。
一边讲故事,一边与学生互动,观察学生反应。讲到国王如何处心积虑算计男孩,他们眉头紧锁,为男孩忧心重重,也为国王咬牙切齿。讲到男孩在机缘巧合下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他们的嘴角也跟着上扬。
说完故事,与学生讨论:“国王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有人说,是贪得无厌的缘故;有人说,是心肠狠毒所致;有人说,是恶有恶报的结果。让他们从故事中举出例子,说明国王的贪婪、恶毒和所谓的“恶有恶报”。举手的相当多,且都说得头头是道,钜细靡遗。可爱的小琪还睁大双眼,说:“国王的心是黑色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道德律对幼小的孩子还是很重要的。投入故事,享受故事之余,如果还能让他们建立起善恶的观念,也挺不错的。但所谓的“道德价值”、“教育意义”就如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所言,必须是完美溶入水里的盐,让人自然而然喝下而不生突兀之感。
一味强调再强调,为说教而说教,只能是“教训”,称不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