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洲:馬哈迪沒資格談人權

前首相馬哈迪認為,政府搞示威集會挺緬甸羅興亞人是在“做秀”而已,起不了作用,因此他促請首相納吉宣佈與緬甸斷絕邦交來作為抗議,以此來向緬甸政府施壓,拯救羅興亞人。

馬哈迪一向以“反種族隔離”、“反種族主義”鬥士自居。當年,他聲嘶力竭聲援南非反種族隔離斗土曼德拉,曼德拉被釋放後,馬哈迪特地去南非向他致意,2人握手合照的照片大幅刊登在我國各語文報章,凸顯他老馬與曼德拉志同道合,都是反種族主義的人權鬥士。

因此,老馬此次促請政府以與緬甸斷交來為羅興亞人伸張正義,似乎符合他一貫的反種族主義、反種族逼害的立場。

然而,若稍為仔細審視馬哈迪處理種族課題的歷史,可明顯看到他沒有資格談反種族主義,更沒有資格談反種族逼害,他不是真正的反種族主義者。

1998年5月,印尼發生排華大屠殺事件,暴民焚燒華人店舖、住宅,殘殺華人、搶劫、姦淫婦女,全世界都譴責印尼暴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決定要調查,美國國會議員聯名要求克林頓總統關注印尼排華暴行,全球華人團體譴責之聲更不絕于耳。

雙重標準來看待

但當時擔任我國首相的馬哈迪持著什么態度?他“獨排眾議”,勸我國華文報章和華社勿譴責印尼排華事件、停止向印尼施壓,因為這是印尼內部的問題,他甚至暗示印尼一再發生排華事件是因為華人富有,印尼人貧困。

 這種說法等于為暴民開脫,反而責怪華人富有。各華文報章于同年7月22日都大字標題報道老馬這些“顧全邦交”的談話。

但這是什么話?難道羅興亞人才是人,須要拯救,同樣慘遭屠殺姦淫的印尼華人就不是人,不須關注?馬哈迪就持著雙重標準來看待被逼害,被殘殺的人,此所以說馬哈迪沒有資格談反種族主義和反種族逼害。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