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各具特色
外观展现“都铎风格”
◆芙蓉皇家双溪乌绒俱乐部会长陈丽群
俱乐部建筑物的外观是以白色及黑框为主,展现“都铎风格”是俱乐部的特色,不论是维修或粉刷,都保留原来的建筑物风格,由于大部分的建筑结构是木质,必须定期维修,包括白蚁的治疗。
在每个月,俱乐部都有不同部分的维修工作,由于建筑物有很多都是旧建筑,在维修方面必须以不破坏建筑历史为优先。
俱乐部的另一特色,是地契上注有森最高统治者端姑慕里兹父王,即已故端姑姆纳威的名字。
正式的俱乐部文化是拥有衣着规则及不能使用手机,随着时代的改变,俱乐部只有高级餐厅仍保留此文化,用餐时必须轻声谈话,不得喧闹。
酒吧在晚上7时以后必须回归服装标准,包括不能穿拖鞋,不能穿无领的衣服,因此我们备有峇迪衣及鞋子,让会员可在特定时段后符合服装标准,而在以前更必须穿西装及系上领带。
为满足会员的需求,俱乐部另辟运动酒吧,没有衣着限制,让会员在晚上7时以后,可从正式的酒吧转移至无限制的运动酒吧。
排名第二悠久英式俱乐部
★芙蓉皇家双溪乌绒俱乐部
历史背景:1887年由英国人创办,在英殖民时代,来自英国的公务员、种植公司管理人,是马来西亚排名第二悠久历史的英式俱乐部。
最早期的俱乐部建筑物是在芙蓉拿督韩查路的旧高等法庭,之后才在60年代,与州政府达成协议,迁移至拿督格榔娜马末路现有的建筑物,也曾是森州最高统治者的行宫。
芙蓉皇家双溪乌绒俱乐部的外观属英国都铎风格(Tudor style),白色的建筑物配上粗框,建筑物风格简洁朴素。
占地7英亩的俱乐部,在主要建筑物楼,底层是俱乐部入口及接待处,包含厨房、酒吧、餐厅、礼堂;楼上有图书馆、会议室、桌球室、健身房、舞蹈室。
周边建设包括游泳池、羽球、网球、乒乓
室、壁球、室内足球、跑道。
该俱乐部的家具有不少是突显“切斯特菲尔德”古典风格(Chester-field),典雅高贵及具气派。
俱乐部会员籍在早期仅开放给英国人及当地的王族成员,直至1954年,才开始邀请3名本地领袖成为荣誉会员,即拿督昔阿末、拿督李鸿裕、J.山姆尔医生,成为第一代的本地会员。
该俱乐部于2002年2月2日获授予“皇家”称号,并于2003年3月12日获社团批准命名为“芙蓉皇家双溪乌绒俱乐部”。
摩利斯建筑风格
★森美兰梅江五属会馆
历史背景:梅江先贤南来,早期于亚沙发起梅城会馆,随着梅江五属人越来越来多,同乡以亚沙离市区较远,会馆空间有限,建议在沉香路物色新地点。
森州梅江五属会馆是在1928年落成,直至1933年9月30日举行开幕,时任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刁作谦公使亲临芙蓉,场面热闹。
作为华人的建筑物,梅江会馆会的“摩利斯”(Moorish)建筑风格,的确令人感到好奇,梅江五属会馆的文史中,并没有记载当年建筑物设计的由来。
该会主要建筑物的楼上,至今保留作为会议厅及活动场所,而且内部散发古色古香气息,地面就像老店屋的楼板,尽管时代变迁,会议室仍保留原来建设。
梅江先贤创设芙蓉启华小学,最早期的校舍也是使用会馆,如今会馆后方已兴建多用途礼堂,会馆在1928年设立主要建筑物,不受工程影响,依然成为受保护的座标。
建筑风格无从解答
◆森梅江五属会馆会长吴立沧
许多人参观梅江会馆后,都会询问梅江会馆为何有“摩利斯”建筑风格,我们也无从解答。
会馆是战前历史建筑物,会尽量保持建筑物原貌,在出现损坏才维修、修补漏水的部分及重新髹漆。由于楼上的会议厅及活动中心的地面还是木板,已受到白蚁侵蚀。
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共识下,会馆旧建筑物再大兴土木,位于后方的旧课室,已经被拆除进行兴建礼堂工程,最早期的建筑物则不会动用发展。
在礼堂建竣后,仍保留4层楼建筑物,会馆将考量设置小型历史馆,收集会馆历史。
会馆的家具也有历史价值,例如古董椅子,属于非常重的荔枝木,据了解至少有两件古董家具失窃。
市区地标建筑物
★芙蓉天主教圣母往见堂
历史背景:竖立于芙蓉严端路的芙蓉天主教堂,是芙蓉市区的地标建筑物,这所百年教堂建筑物,犹如芙蓉市的历史见证,经历世界大战与马来西亚建国的时代。
十九世纪的传教活动,促成芙蓉天主教堂的建立,建筑物本身承载许多故事,从简陋亚答屋开始作为据点,在1899年建设一座欧式建筑物风格的教堂建筑物,直至1934年进行扩展工程;教堂的活动中心及礼堂,是在1996年建设。
教堂特色没有打桩
◆教堂维修组组长廖国安
2010年教堂的石膏墙壁腐蚀,需要清理修复,要修葺战前建筑物并不容易,处理的方法与现代建筑物有很大差别,必须采用混合化学品。
由于建筑物湿气重,在进行翻新时,要2个月后才可髹漆。
天主教堂另一个特色,是建筑物没有打桩,底下深层由砖块堆砌,非常扎实。
超过百年历史的天主教堂是文化遗产,虽然曾想过扩建,教会的议会大部分人意见认为不要改变天主教堂的原貌。
我们强调不允许在教堂钉任何东西,避免影响建筑物建构,同时避免内部装修,因为处理需要专业知识。
芙蓉是传教士驿站
◆天主教华文教务促进会主席巫凯军
1840年代,来自西班牙、法国、荷兰的传教士,最早来到马六甲,之后再往其他地方延伸传教,也来到芙蓉与原住民接触。
由于考量芙蓉是一个传教士驿站,传教士开始向政府申请土地,1885年兴建亚答教堂,在简陋会所休息及聚集教友,并以“圣母访亲”的故事为教堂起名。
直至1899年,通过筹款建设新教堂,以“哥德式风格”兴建主座教堂、神父住处及办公室,奠下芙蓉的教堂驿站。
建筑物鸟瞰图为十字型,在战争时期,宗教场所可避免被袭击。
芙蓉天主堂是芙蓉的地标,建筑物外观特别,吸引教友及非教友拍照,也是结婚照外景拍摄的热门地点。
一梁一柱都在“说历史”
★列圣宫
历史背景:位于芙蓉甲必丹谭扬路的列圣宫,是芙蓉市区的百年古庙之一,由侨领甲必丹谭扬发起,但列圣宫里面的一梁一柱,香炉、神像,都在“说历史”。
进入宫殿迎面的一个香炉,刻着“大清光绪贰年”,即是1876年,距离现在有139年。
在殿堂神座的3个香炉,也有百年历史,位于中央的香炉刻着“光绪廿七年仲冬吉旦”, 光绪廿七年,即是1901年;旁侧的香炉则刻有“光绪丁酉孟冬吉旦”。
另一个能找到历史印记的是进入大殿的门楣两旁,有一副对联写着“恩光沾列圣,惠泽洽同人”,写着光绪廿三年,岁次丁酉孟冬吉旦。
光绪廿三年是在1897年,根据列圣宫管理单位芙蓉华济公会的史料显示,列圣宫在1897年曾进行大型的重修工作,华济公会依据在1952年信件内容提到“列圣宫建于百年”,而推算列圣宫或已有200年历史。
每次重建保持原貌
◆芙蓉华济公会已故前会长符史尧
曾提及,华济管理的庙宇有3间,列圣宫、谭公先圣庙及三师爷庙,每当有损坏才会进行修葺,并没有特定的重修庙宇计划,例如进入列圣宫大门的柱子曾因损坏进行维修工程,围墙也因倒塌重建。
“每次重建工程,都会仿造原本的建筑外形,藉以保持庙宇的原貌。”
他曾提及,华济公会保有列圣宫的建筑图测,可证明在1913年4月14日,列圣宫曾进行维修工程,记录也显示,在1996年的华济公会记录也显示曾维修列圣宫的围墙及屋顶。
目前华济未有计划要把列圣宫发展为市区的庙宇景点,主要是考量位于市区中心的地理位置,面对泊车及交通不便。
旧建筑物底层建文物馆
◆会长萧富汶
会馆在3年前已有计划,在旧建筑物底层开拓为“惠州文物馆”,把惠州人在森州的历史及文物展现给后辈。
根据初步的“惠州文物馆”概念构思,涵盖史料及文物计有“惠州人与森州”、全马惠州同乡的渊源(19个属会)、中国惠州发展的情况、先贤叶亚来生平事迹,并规划成5个展览区。
在底层建议设立茶艺馆,让游客参观时有憩息地方。文物需要时间搜集,在展览区希望可展示先仙四师爷庙的历史文物,估计全马至少有16间四师庙。
通过建设文物馆,也希望参观者来到惠州文物馆,一览全国惠州、甚至中国惠州的历史。
由于本会位于知知港的店屋发生火灾,决定先重建知知港双层店屋,才把文物馆计划搁置下来。本会在森州共有7项产业。
全白建筑物古色古香
★森美兰惠州会馆
历史背景:位于芙蓉甲必丹谭扬路的森惠州会馆,全白色的建筑物,散发古色古香气息,此建筑物曾是惠州人办校的地方,在1957年创立“循民学校”的校址,后因经济拮据,无法维持,于1968年宣布停办。
这座建筑物是该会第一间会所,在1951年,由叶三领导的惠州会馆,在全马发动募捐活动,筹得9万余令吉,向已故华社领袖黄益堂的公子黄能祯,以12万5000令吉买下芙蓉马厘街(谭扬路的前身)3至5号的三层楼大厦,连同屋后建有楼屋8间的地段。
惠州会馆大厦在1955年12月28日开幕,由当时的马来联邦邮电部长翁毓麟莅临剪彩。
虽然会馆理事无法确定建筑物是在何时兴建,但肯定有过百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