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業‧情有獨鍾一幹逾70載 蘇新漢靠把斧闖木屐生涯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我行我業‧情有獨鍾一幹逾70載 蘇新漢靠把斧闖木屐生涯

左圖:蘇老用鋒利的斧頭削小木塊。 右上圖:這些都是大小木屐的模板。 右下圖:把多余的木塊切掉,顯現屐的腳跟。
左圖:蘇老用鋒利的斧頭削小木塊。
右上圖:這些都是大小木屐的模板。
右下圖:把多余的木塊切掉,顯現屐的腳跟。

獨家報導/攝影:梁展維
(和豐15日訊)憑著一把斧頭闖天下,一直有“凳屐佬”之稱的蘇新漢,外型與魄力永遠叫人難以猜到他的實際年齡,若非他道出今年已達90歲高齡,記者還道他只是60至70歲老漢。



13歲就開始木屐生涯的他,在和豐也朗新村從事木屐行業已有逾70年歷史。

他偶爾會在和豐大巴剎擺攤賣木屐,也有不少人上門購買他製造的木屐,還伺機拍攝他製作木屐過程留念。

蘇老生說,在50至70年代,木屐可謂特別產物,因為穿木屐是潮流之一。那時,家家戶戶都有買木屐來穿,村民幾乎都穿著木屐去巴剎買菜,嘎嘎作響,甚為有趣…



他說,一雙木屐可以耐用一年半載,若每天穿用,則耐用5個月左右。

詢及為何踏入這個行業?蘇老微笑說,年少時就對木屐這行有著濃厚興趣。

“儘管從事這行的父親極力反對,但是我仍花了2個月間,頻觀察及偷師,學會了製造木屐。”

創下一天50木屐紀錄

“而且,還參加當地一名木屐師傅的最快製成50雙木屐比賽,結果,我憑著熟練的手藝,技壓群雄,拿下第一,更篤定我要加入這行的決心。”

他指出,當年,這行可謂,前有去路,后無追兵,只要肯刻苦耐勞,三餐溫飽不難;當年就是用一把斧頭,養活了8名子女。

他自豪地說,當時每天平均可以製造約40雙木屐,巔峰時期更有一天創50雙木屐的紀錄。

榴槤樹木為原料

蘇老是製作木屐的原料,都是選用榴槤樹木為主,因為它比較適合製造木屐,因此,常會到偏僻的地方,例如馬來甘榜地區找鋸放的榴槤樹木。

他解釋,其他樹木,例如樹膠樹木不適合製造木屐,是因為很多樹汁。其他樹木在斬切時,頗容易爆裂。

他也曾接過一些伐木工人找來品質上乘的樹木(萬蘭地)製造木屐,這些木塊太硬,要削要斬都不容易。

反對年輕人接棒

蘇老感慨,木屐行業已經不受重視,屬于夕陽行業,單是和豐,從前就有逾10名木屐師傅,如今他是碩果僅存的木屐師傅。

他說,時代不同,木屐的需求也大不如前,從前華人做白事或紅事,為了禮尚往來,主人家都會幾雙木屐給親朋好友作為紀念,如今一切從簡,連木屐也省掉。

另外,從前在酒樓掌廚的幾乎全部穿木屐工作,后來因衛生部指不符衛生標準,禁穿木屐。所以,他勸年輕人都勿加入這個行業,也因為這個緣故,他迄今都未有徒弟或接班人。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