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新鲜‧香味四溢 炒菜头粿老外也爱吃
报导:陈佳敏
(峇株巴辖15日讯)近半世纪菜头粿摊位,连外国人吃了都回味无穷,9年内一再光顾,甚至带着儿子来尝鲜。
黄细弟经营炒菜头粿摊已有43年,现在其摊位位于峇株巴辖阿布峇卡路康福小贩中心前,周二至日早上7时左右,就会看见老板到营业地点准备摆摊,直至早上11时左右才收摊。
黄细弟的菜头粿不仅是许多峇株人记忆中的味道,许多更是带着自己的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前来光顾,
最令他惊讶的是,其售卖的菜头粿竟受一名澳洲男子青睐,9年时间里,每到峇株巴辖都会前去其摊位光顾。
9年内一再光顾
他说,该名男子与大马籍妻子居住在吉隆坡,在路经峇株巴辖,吃过他的菜头粿后非常喜爱,在9年期间每到峇株巴辖都会来光顾,就算期间他的摊位曾迁移至其他地方,该名男子都能找到。
“后来那名洋人也孕育了下一代,有一次便在肩上背着他的孩子前来光顾,更高兴地指著小孩高呼‘My son my son’地向我介绍他的儿子。”
除了材料新鲜,用料不马虎,在翻炒菜头粿过程中,黄细弟指火候的掌握也非常重要,才能炒出够味且不会烧焦的菜头粿。
他说,在液化石油气还未普及化之前都用木材生火,所以在炒菜头粿时,火候的掌握非常不容易,常须以“抽材”和“放材”的方式,来控制火的大小,以便能炒出一盘盘香味四溢的菜头粿。
黄细弟所使用的菜头粿也是每天亲自新鲜制作,并至少耗费约5个小时制作,制作完成的菜头粿都必须隔夜才能炒,因此几乎在收摊后都会立即制作,每次都会准备约30公斤的菜头粿。
观察父亲学习技巧
黄细弟指出,其父亲也是经营菜头粿摊子,从小与兄弟姐妹都在父亲的摊位帮忙,长大后也纷纷经营菜头粿,虽然一些手足已退休,但有3人仍在经营菜头粿摊,所以其家族可说是“菜头粿世家”。
黄细弟透露,虽然兄弟姐妹从小跟在父亲身边帮忙,但父亲都不会亲自传授炒菜头粿的技巧给他们,皆靠自己观察和自行摸索学会炒菜头粿的功夫。
“我曾在新加坡当烧焊工人,回马后便接手父亲的摊位,我们兄弟姐妹虽都根据‘观察’父亲来学习炒菜头粿的技巧,但都随着自己的经验,研究出的属于自己的技术和口味,可说是各自精彩。”
挥铲翻炒双手利落
下半身平稳地站着,仅以双手挥动双铲翻炒,从菜头粿下锅到起锅,黄细弟以熟能生巧的技术,只须2分钟,一盘热腾腾香喷喷的的菜头粿就能上碟,让顾客享用。
黄细弟在炒菜头粿的时候,身体微驼,双脚站直,几乎仅有双手在动,低着头的表情也非常冷静,专注地翻炒锅内的菜头粿,只有在客人点餐或看点单时,才稍微抬起头和客人说话或看点单。
老板的手脚非常利落,从菜头粿下锅、淋上生油、撒下菜圃、打上蛋、翻炒,再随着客人的喜好加入辣椒,这整个过程仅在2分钟内就能完成。
他指出,前阵子因动手术关系,医生告诫他不能久站及提重物,因此他现在已是半退休状态,摊子大部分时间都交由其女婿经营,偶尔才出来客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