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華小不能當增建” 劉利民促摒棄單元化教育政策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搬遷華小不能當增建” 劉利民促摒棄單元化教育政策

劉利民(前排左4)召開新增和搬遷華小課題新聞發布會。前排左起為盧成良、莊俊隆、傅振荃、許海明、李官仁及李錦志。
劉利民(前排左4)召開新增和搬遷華小課題新聞發布會。前排左起為盧成良、莊俊隆、傅振荃、許海明、李官仁及李錦志。

(加影17日訊)董總主席拿督劉利民今日促請中央政府還是各州政府,都必須摒棄保守和狹隘的單元化教育政策,從發展全民教育的角度出發,即按照興建國民學校的制度和規劃指南。



他重申,搬遷華小與增建華小不能相提並論,更不能把搬遷華小當作是增建華小,這種是非不分的論調對華社是不公平,也誤導華社及分裂華社。

他也促請當局,據華裔人口的增長和社區的需求來制度化撥款和撥地增建華小,包括負責所有的建設費和明文規定分配學校保留地作為興建各源流小學,使增建華小獲得一個制度化以及合情、合理和正常的解決方案,才能根本解決華小不足的問題。

沒有教育主流



“華小在建校所遇到種種的問題來看,華小何時得到公平與合理的對待?華小何時才是國家教育的主流?”

劉利民是出席“專題匯報:增建和搬遷華小課題”后,在新聞發布會上這么說。

他指出,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曾強調,我國在“一個馬來西亞”理念下,沒有教育主流,因為各源流學校都是國家的主流。

但他透露,納吉從2009年至2016年執政這8年以來,華小在建校方面就遇上種種的問題。

他說,由于政治人物始終抱著政治議程,蓄意製造多源流學校導致國家不團結的假象,經常在各種場合和媒體發表多源流教育制度,導致國家不團結的狹隘和誤導性的言論,進一步製造各族之間的猜疑和誤解。

出席者包括董總副主席許海明及李官仁、秘書長傅振銓、副財政莊俊隆、中委盧成良、彭亨董聯會主席林錦志。

20161218mc65b-noresize

根據政治需求增建
無法全面解決問題

劉利民指出,興建華小固然可紓緩華裔人口密集區,華小學生人數嚴重超額的問題,但這種根據政治需求而選擇增建華小的做法,無法全面解決華小不足的困境。

“據政府的學校規劃指南,政府擁有一套規劃和增建學校的制度,但在實行上只注重增建國小和國中,從來沒有‘眷顧’華小,更談不上制度化撥款和撥地增建新的華小。”

他補充,這讓華社不禁感歎,乃至憤怒,母語教育課題已淪為政治人物屢試不爽的政治工具。

“政府的心態非常明顯,當局的做法主要是以政治需求為考量的權宜之計,而不是根據國民教育的實際需求來處理增建華小的問題。”

曾二度呈首相備忘錄
促落實增建學校制度

專題匯報指出,董總曾聯合其他團體于2011年和2012年向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提呈備忘錄,提出由政府制定和落實一個增建各源流學校的製度。

這兩分備忘錄分別為于2011年11月14日提呈的《制度化公平發展各源流學校,發揮國家優勢,促進國家進步》,以及于2012年8月23日提呈的《全國七大華團在教育課題上的立場與要求》。

該備忘錄也列出一些地區所需要增建的45所華小,包括雪隆(16所)、柔佛(8所)、檳城(13所)、霹靂(1所)、沙巴(1所)及砂拉越(6所)。

2008年大選至今沒批建華小

根據董總“專題匯報:增建和搬遷華小課題”報告指出,政府在1999年至2008年批准增建16所華小,其中15所已竣工啟用,還有一所加影新城華小仍在興建中,預計在明年啟用。

“從2008年大選后至今,政府沒有批准增建華小。”

此外,報告指出,在1999年大選時獲准興建的彭亨州關丹中菁華小分校已在2013年啟用,目前正申請成為行政獨立的新學校。

“另有2所華小的分校,獲准成為行政獨立的新學校,即砂拉越州民都魯中華公學分校,在2008年獲准成為民都魯中華華小二校,以及吉蘭丹州話望生華小布賴分校,在2011年獲准成為話望生布賴新村華小。

報告指出,在1999年至2013年,政府批准搬遷85所華小,其中76所已啟用,9所未啟用。

“在該9所未啟用的遷校華小,有3所預計在明年啟用,即賽城聯合華小、烏雪縣叻思華小及古來太子城培正華小。

20161218mc65c-noresize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