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訊)世界銀行(World Bank)指出,無論相比中等或高收入國,我國全要素生產率(TFP)差強人意,僅1.8%,若可加強大幅推動這一環,大馬有望在2050年達到高收入經濟體水平。
世銀今日推介的《大馬經濟監管:尋求生產力成長》報告顯示,1990年至2014年期間,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僅1.8%,比較高收入國如韓國和新加坡的2.2%,以及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4.4%都來得低。
根據報告,我國政府計劃在2016年到2020年間,將TFP增長率提高到每年2.3%。若目標得以實現,我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50年更符合成為高收入國的條件。
報告假設,在生產率、投資和勞動力結構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我國人均GDP與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的比例,將從目前的22%水平上升到2050年的約29%。
世銀大馬區高級經濟學家拉斐爾博士進一步解釋,提高女性的職場參與度將使2050年的人均收入,提高至占人均GDP的約48%;而減少資源錯配的情況將使TFP增長額增加0.1%至0.4%。
今日推介禮列席者包括首相署部長拿督阿都拉曼達蘭和世銀大馬區經理法里斯哈達。
世銀東南亞區域總監伍李奇博士在推介禮上指出,大馬經濟要取得成長,就需要提高女性勞動力的比例,並增加生產力。
提高女性的職場參與度和人力資源的技術,將成為我國在2050年成為高收入國的主要推動力。
國內生產總值今年可達4.2%
世銀預計,大馬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可達4.2%,並認為當前全球經濟情況不明朗,大馬仍能取得此成長率,表現相當不俗。
世銀報告指出,我國經濟風險主要來自外圍環境,包括中國經濟再平衡的不确定性、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以及美國經濟政策對全球貿易、能源價格、資金流動和貨幣匯率所造成的影響。
由于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确定性可能會影響投資者和企業的情緒,故世銀對于大馬201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預測僅比2016年的預測略高,為4.3%。
不過,伍李奇稱:“在艱難的全球環境背景下,若大馬還能取得如此成長,可算是非常強勁的表現。”
依賴技能弱外勞導致生產力低
大馬廠商公會(FMM)前任主席蘇子文認為,我國在過去幾年間的外勞人數有增無減,但我國過分依賴技能較弱的外勞,是導致生產力低下的原因。
他也說,為借鏡日本和韓國的經濟發展經驗,前首相敦馬哈迪于1980年代實施了“向東學習政策”(Look East Policy)政策。蘇子文認為,我們雖從中學到了很多經驗,但不幸的是,我們並沒有成功效仿他們的工作文化。
“工作績效與員工心態緊緊相連,職業道德是提高生產力的重要因素。但與發達的亞洲國家比較,我認為我們在職業道德方面稍微落后,我想這是我們必須改善的地方。”
女性勞動力是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政府正積極透過各種政策與舉措提高女性在公共與私人領域的參與比例。
然而,基于生育與家庭壓力,許多女性都必須暫別職場回歸家庭。對此,要增加女性的職場參與度,關鍵在于能否降低她們在長假,如產假結束后重回職場的門檻。
世銀《大馬經濟監管:尋求生產力成長》報告中,可助提高生產力的措施
加強培訓計劃,以克服員工的技能差距 |
工業服務業勞動力續放緩
《大馬經濟監管:尋求生產力成長》報告指出,雖然我國在199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出現了勞動生產力增長期,並帶來了強勁的就業機會,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工業和服務領域的勞動生產力增長反而持續在放緩。
介于1990年至2014年間,我國的勞動生產力增長以2.65%高于秘魯、巴西、智利和墨西哥,但卻比許多亞太區國家如新加坡(3.95%)、韓國(3.39%)、香港(3.15%)和泰國(3.08%)更為緩慢。
此外,這些國家在全球金融風暴后,並沒有如同我國,經歷勞動生產力增長顯著下降的窘況。
減少依賴石油收入
參與OPEC減產影響不大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后者將從明年1月1日起,每日減產55萬8000桶。
阿都拉曼達蘭指出,雖然減產將壓縮我國的石油收入,但大馬已減少對石油相關收入依賴,故影響不大。
“2009年,我國41%的收入來自石油與天然气領域。但截至2015年已降至14%。能夠在7年內降低依賴程度,可算是非凡的成就。”
他說:“如果我們仍高度依賴油气收入,原油價格急劇下跌將帶來更嚴重的衝擊。”
他透露,OPEC和非OPEC成員近期在維也納的會議是漫長且艱苦的7小時;我國出席該會議是為了給OPEC和非OPEC成員國精神上支持,確保原油價格維持穩定的步伐。
“減產決定,是為了穩定國際石油供應、讓市場常態化和重獲投資者信心,藉此抬高原油價格。”
同時,他補充,馬石油將在近期宣布大馬在2017年原油生產的減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