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多媒體委會調查顯示 國人不會辨資訊真偽 | 中國報 China Press

通訊多媒體委會調查顯示 國人不會辨資訊真偽

(吉隆坡23日訊)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調查顯示,大多數國人通過社交媒體獲得新聞,但許多人不能分析和分辨真實和虛假消息之間的區別。



該委員會宣傳和外聯高級主管伊寧法麗達對《星報》說,該委員會今年在700個“一馬互聯網中心”(PI1M),為90萬人提供認識資訊的課程,並且展示了涉及MH370空難事故、名人和美國總統選舉的訊息,發現大部分人不能辨別真實與虛假訊息。

她說,儘管他們有閱讀過報章的新聞報導,但也無法分辨網絡資訊的真偽。

她指出,大馬人使用社交媒體的比率很高,但不夠明智。大馬是亞太地區第2大社交媒體新聞消費者,僅次于香港。



根據“路透社”2016年數碼新聞報告顯示,69%大馬人從社交媒體獲取新聞。

斯坦福大學研究發現,80%小學生或受更高教育者,無法判斷社交媒體內容的真偽。

針對上述多項研究報告,伊寧法麗達說,大馬的情況也是如此,政府應積極應對社交媒體,主要是面子書和WhatsApp上的虛假消息。

她指出,至今已有9名自殺式爆炸案的襲擊手是大馬人,他們從社交媒體受到極端資訊的影響。

假消息多與宗教罪案有關

伊寧法麗達指出,社交媒體如面子書的虛假消息或騙局一籮筐,尤其是宗教課題,最典型的虛假消息是馬六甲A’Famosa度假村的佛教儀式圖片,被扭曲成宗教糾紛,聲稱該活動玷污該度假村的其他宗教信徒。

虛假消息還包括大馬將推出新鈔票、路稅起價、僱員公積金局阻止會員領取退休金,以及在12月18日全國大停電等。

她說,在通訊及多媒體法令第233條文下,該委員會有權向傳播虛假信息的人,罰款高達5萬令吉,或監禁1年。但自2010年以來,只有4人被控上法庭。

“儘管今年已經封鎖了5044個網站,但都不是因虛假信息而被查封。大多數虛假信息與健康、宗教和罪案有關。”

假新聞網竊取用戶資料

大馬網絡保安機構(Cyber Security)總執行長拿督阿米魯丁指出,大部分虛假新聞網站,主要目的是竊取用戶的個人資料。

他建議互聯網用戶,在社交媒體閱讀新聞或進入新聞網站頁面之前,必須三思而后行,因為這些網站可能正在竊取用戶個人資料。

“一些破壞性的‘惡意’代碼,可能嵌入假新聞網站裡。”

他說,假新聞網站往往會要求用戶提供個人信息或登錄到指定的社交媒體帳戶,以繼續閱讀新聞,這樣就可盜用用戶的個人資料,同時用戶也陷入了被詐騙和被網絡騷擾的風險。

20161224mc82_noresize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