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陳愛娣、謝姵思
攝影:謝姵思
中國報協辦活動
(亞羅士打24日訊)吉打州務大臣華人特別事務官黃啟棟建議,馬來西亞象棋總會與教練們應把象棋遊戲格式與規則,翻譯成其他語言如英文,讓更多非華裔者學習玩象棋,讓中國象棋在國際舞台發揚光大。
他指出,吉打州務大臣拿督阿末峇沙將撥款3000令吉,贊助“2016年度第29屆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
他說,中國象棋是優良中華傳統文化,應該讓它一直傳承下去。
黃啟棟昨午為馬來西亞象棋總會主辦,吉打州象棋公會及亞羅士打棋藝愛好聯合承辦,星園酒店與《中國報》聯合協辦“2016年度第29屆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暨非華裔個人賽”,主持開幕如是指出。
他希望參賽者們應借這次的比賽,與其他選手們交換意見和經驗,這可提高選手們的棋藝。
工委會總務陳進透露,除了吉蘭丹及登嘉樓,共有60位來自全國各地,選手參賽,其中6位是非華裔選手。
他說,象棋是一項非營利活動,一場比賽估計需耗資大約1萬5000令吉,這還沒包括比賽獎金1萬令吉是由馬來西亞象棋總會贊助。
陳進續說,每次比賽,各州都會派出7位選手和1位領隊參加出賽,每次費用高達2至3000令吉。
他呼吁商界人士熱心贊助象棋比賽,讓中華文化發揚下去。
工委會宣傳部李雅妹、傅美玲、裁判顧問劉興添、大會主席林玉龍、工委會主席曾文春及大會顧問趙時德在活動上為第29屆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掛師。
受到華裔鄰居影響
★非華裔選手安華(55歲,學校試驗室助理,家居柔佛)
我從小在華裔社區長大,受到華裔鄰居影響,在10歲時就開始玩中國象棋。
小時經常帶咖啡店和華裔朋友玩棋,結婚后更是認真學習中國象棋。
1975年,第一次參加全國象棋團體錦標賽暨非華裔個人賽,當年獲得亞軍獎。
1999年, 參加在上海舉行的世界象棋非華裔組比賽獲得亞軍獎,這也是我在象棋生涯獲得的最高榮譽。 當年有30 位非華裔選手參加此賽。
很遺憾沒有辦法傳授棋藝給本身孩子們,家中的5個孩子會玩象棋,但棋藝只是一般,勉強不來。
學習中國象棋可以提高我們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及耐力。
貴人指點激勵士氣
★女選手李雯宜(18歲,馬六甲)
常與哥哥一起參加象棋比賽,培養了弈棋的興趣。
在比賽時,有貴人指點和稱讚,激勵本身的士氣。
曾在全國象棋公開賽女子組獲亞軍、全國中小學賽女子組冠軍。
目前沒有想過放棄玩中國象棋,有空時常用電腦下棋,磨練棋藝。
6歲開始向父親學
★大馬“棋界之星”方仕傑(12歲,雪蘭莪州)
他是受到父親影響, 在6歲開始向父親學習中國象棋。
2011年,7歲的方仕傑,參加了他的人生中第一次比賽, 由The Mines 舉辦的象棋賽, 獲得小學組季軍獎。
擁有“棋界之星”之稱的他不是浪得虛名, 年紀輕輕的他在新加坡舉辦4國象棋友誼比賽中, 打敗馬來西亞, 新加玻及中國選手, 最終敵不過越南選手拿下了亞軍獎。
在這比賽中, 他也獲得亞洲希望之星獎。
他曾獲得全國象棋比賽小學組3連冠, 也曾代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參加友誼賽與象棋特級大師比棋藝, 而打敗新加玻特級大師黃俊銘。
遷來大馬迷上象棋
★佐佐木雄希(11歲)
3歲時已下棋,當年與爺爺及日本籍父親下日本“將棋”,搬遷到我國后就迷上中國象棋。
2歲時已會排棋,3歲時與父親下棋,在大馬居住時,在棋藝學院學習下棋且很快上手。
媽媽胡溧珉(42歲)受訪時說,在佐佐木雄希7歲那年讓他參賽,並得獎,孩子的棋藝更進一層樓,目前與父親下棋時,每次都是勝利。
她認為孩子下棋能增強記憶力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分析力也很強,孩子在校的成績很不錯。
個人賽首次獲冠軍
★“吉北之星”溫貫申(15歲)
今年9月16日參加吉打象棋選霸賽中小學生個人賽,獲得冠軍獎;今年全國初中15歲以下象棋賽中,獲得個人賽冠軍。
我在12歲時開始學習中國象棋,是受到爺爺影響,對中國象棋感興趣。
就讀新邦瓜拉國民型中學,在今年由青運團舉辦的中小學生象棋比賽中,拿下冠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