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一個巴掌,女家長得坐牢半年,這個代價有點大。
事緣兩年前的某一天,女家長因兒子投訴遭學校老師捏耳朵下方的頸肉,氣得到學校找老師理論,動口也動手,摑了對方一個巴掌。
也許當下是大快己心,為孩子出了一口氣,但這卻是一個最糟糕的榜樣——用武力、暴力解決問題。
結果,問題沒有解決,還越滾越大,原本是學生和老師的問題,成了家長、老師,和法庭還有整個社會輿論的問題,一個案件拖了兩年,女家長吃不好、睡不好,最后不僅坐牢,還要罰款。
更令人憂心的是,孩子在這兩年過得可好,此事是否對他帶來什么陰影,對其未來的身心發展是否造成影響?
愛兒心切是沒錯,但是愛,是需要學習的。愛,講的是一個心,不是靠一股火。
若當時能更加理性,能更加深入理解問題所在,也許后果不一樣。
兒子說頸肉被捏,但老師堅持沒捏過,這當中是否有什么誤會,是老師的錯,還是兒子的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
還是那一句,先退一步,好好談,找證人、找證據,然后通過正確管道作出投訴、反映問題,對付有問題的老師。
這么做,不僅避免最壞的后果,還給兒子做了個好棒樣(前提是兒子真的被捏)。
社會比藤條更恐怖
其實,老師體罰學生是很正常,但隨著時代轉變,溫室里的小孩越來越多,溫室里的家長更多,過去的“藤條教育”,現在似乎成了禁忌。
以前家長會說:老師,我兒子不聽話,你儘管打、狠狠打!
現在家長看到孩子手上有鞭痕,也許就會像孫悟空大鬧天宮,把學校翻了——你打,我告到你飯碗破!
雖說當今教育模式已逐漸改變,老師們逐漸收起藤條,以愛心、關懷、獎勵的方式教育學生,但偶而的適度體罰,不該被家長當成欺負、虐待。
要知道,孩子將來要面對的社會,比老師的藤條更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