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攝影:郭慧姍
(曼絨2日訊)小小一口大智慧!
番薯丸又稱地瓜丸,是福清人傳統咸食菜餚之一,金橘色且圓滾滾的討喜外型,寓意著一家和氣團圓,成了福清人過年過節,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必吃民間美食之一。
據實兆遠二條路新村的居民陳慧清(38歲)告知,每個福清家庭所傳承的製作番薯丸材料及做法並不相同,但都擁有共同點如金橘色的圓型外表,及咸香的內餡,一般上都是佐著清湯、粗米粉及香菜一起吃。
“番薯丸的製作過程雖繁雜費時,但也代代相傳至今,完整地保留傳統的古早味,每個家庭也依據自家的口味及祖傳秘訣,演變成市面上內餡各異的番薯丸。”
製作過程繁雜
陳慧清披露,番薯丸的外皮,一般上都會選用質地合適的紅肉(橙色)番薯,經由蒸熟后和面粉搓揉而成,而內餡五花肉碎、蝦泥、芫茜、蝦米、韭菜、香菇、蒜末及不同品種的蔥等,依序炒香。
“首先,將所有的材料切丁剁碎,並逐一將所有材料及調味料爆香炒熟備用,接著將蒸熟的番薯壓成泥,加入適量面粉搓揉番薯面團,分成大小和適的分量,以製做月餅的手法搓揉成小袋子,填滿餡料后收口,于煮熟后加入高湯便成。”
陳慧清也分享其他有趣的吃法,如直接將番薯面團隨手捉成條形,下鍋煮熟后直接沾已炒熟的餡料吃,或將已炒熟的材料與番薯面團一起搓揉成丸狀,再下鍋煮熟吃;甚至有者偏愛以炒熟后的咸香內餡,搭配粥或白面包吃。
“番薯丸的大小也各家不同,有者是大如拳頭,也有者小如乒乓球,但都是福清人家喜愛的傳統美食之一。”
湯頭清甜口感佳
暖呼呼的番薯丸清湯湯底也講究,主要是以沙葛(Mengkuang)、肉骨及黃豆熬煮成的清甜湯頭!
陳慧清說,因為家中老小都十分喜愛吃番薯丸,所以只選擇使用新鮮的材及真材實料的湯頭,讓家人吃得開心健康。
“番薯丸本身風味十足,佐食的湯頭要甘甜且不能搶了番薯丸的風頭,再配上耐煮的粗米粉及香菜,暖心的番薯丸成了老少咸宜的日常美食。”
陳慧清補充,以製作月餅的方式取代直接將餡料包入番薯面團的方式,有助于維持番薯丸的外皮厚度均勻及入口口感佳。
“傳承飲食文化,除了感恩先賢留下的的智慧及手藝,也要用心消化其中精髓,再將其改良及發揚,讓福清子弟都有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