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星詩社在5月杪召集“屈原閃詩”競寫,掛貼的詩作214首。“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感覺真好。做別人不做的事,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帶點冒險精神,有更多的嬉戲意趣。Come on, 讓我這個老人家告訴年輕人,藝術與嬉戲一直關係密切,古今中外皆如此。扳著面孔做人辛苦,扳著臉皮寫作更辛苦。
我從200多首閃詩中選出了31首佳作,由王勇兄製作成專輯。6月2日專輯出現在大陸的著名網站〈天涯社區˙短文故鄉〉和微信的〈今日安海〉。6月17日印尼《印華日報》全版選刊了26首。6月26日,菲律賓《世界日報》報導了大中華地區,史上第一次的“閃詩行動”。
閃族活動是時尚文化,通過手機及其他科技與紙面媒體,聯繫認識的或不相識的人進行活動,活動可以簡單到200人在街頭一角,集體拍掌15秒;也可以複雜到在某個商場大廳演奏,同時演唱古典樂章。據說第一次的閃走活動,發生在2000年3月紐約的曼哈頓。
真正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如果大家不鎖定用手機與其他電子郵件聯絡,才算是“快閃行動”的話,那么最早的“閃走”應該發生于崇禎二年(1628年)。晚明文人張岱在金山寺龍王殿的演出,乘興而來,興盡而去,才是閃走的第一次。表現出人意表,驚人亮麗。
張岱是閃走的始作俑者,想不到吧。明末文風漸變,公安與竟陵派是文學主流,張岱的文章風格近乎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直抒性靈,不拘一格。張岱為人風趣,行為放恣,藝高人膽大,他不請自來在廟裡唱戲,他不做誰做?張岱可不是讀著《弟子規》長大的龜毛文人。
老和尚不敢問他是何人
看官且讀下面這段文字,自能瞭解:
崇禎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鎮江往兗,日晡,至北固,艤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噀天為白。余大驚喜,移舟過金山寺,已二鼓矣,經龍王堂,入大殿,皆漆靜。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余呼小僕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蘄王金山及長江大戰諸劇。鑼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摋眼翳,翕然張口,呵欠與笑嚏俱至,徐定睛,視為何許人,以何事何時至,皆不敢問。劇完將曙,解纜過江,山僧至山腳,目送久之。
原來張岱曾在崇禎二年中秋節二更時分,在金山寺龍王殿與他的樂隊,快閃登場,唱了《韓蘄王金山》及《長江大戰》諸劇目,在囉鼓喧天中演出,然后施施然離去。全寺的人都在看熱鬧,連老和尚也不敢問他是何人、因何事前來、受誰邀請。閃走即興演出成功,張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近400年后,我們有平面、立體媒體之助,再加上有網絡提供各方面的鏈接,我們能做的應該比張岱當年的快閃表演,更完善更精釆。
丁酉年的中國情人節,七月初七恰值8月28日。作為召集人,筆者訂在2017年8月26日零時一分到8月28日午夜11.59pm,為詩的掛貼時段。由于是閃詩,詩長不能超過7行70個字(暗中應合七月初七),不宜少過5行35字。借古喻今,古典邈想,時空交錯,平行宇宙,什么都行,就是不能作人身攻擊,作品內容亦不宜有種族宗教歧視。噢,這應該是常識了。你噥我噥的中國情人節,應該沒這問題吧。記得寫上詩作名稱,用原名或中文筆名啊。
今天是8月26日,正值作品掛貼時段,快來吧,不要猶豫,把你的詩作貼在以下兩個網址的其中一個,謝謝: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y7734/或77閃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