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大讲堂 > 小品

驶过印象

文 文 文

林綏傑:駛過印象——中文香港

談論到香港時,耳邊常聽到的說法是——香港處于中西交匯的樞紐地帶,擁有多元文化的視角與懷抱,以至于香港人的思想及評論觀點,都非常開放。當然,這樣的看法是有其對立面,假使對照那泱泱大國所期盼的整齊劃一而言。

 香港一直都是不遺餘力展示其多元開放的思維,甚至堅忍不拔地守護著他們心中的核心價值。這確實很有政治的意味,卻又很道地、很本土。

事實上,走在香港中環的街道,尤其是上下班時段,確實可看到各式各樣的面孔,口操著英語、粵語、普通話(華語)等。

當夜色漸臨,行走在酒吧與各式餐館林立的蘭桂坊,異國情調正是濃郁,在于那說著英式英語的服務生(近年也越多服務生必須會說普通話了)、薩克斯演奏、西式歌曲的彈唱播放等。當然,這已成為喜愛夜蒲的外籍游客的勝地了。因此藍眼金髮在蘭桂坊,隨處可見。

這就是香港所謂中西交匯的樞紐地帶?我想為此而說說香港語文的多元化現象。


我在上篇談了所謂“中文”的根本意義。在此,我只想談談中文的一般意義,即Chinese Language在香港的意味。

友人不免好奇問道,在香港是用什麼語言上中文課?我答,就用粵語啊!

友人接著問,那香港學生學的中文字詞就不一樣咯?

有這樣的印象,都是看多了香港連續劇。對于港人而言,中文是一種書面文字,廣東話、客家話、普通話等,則是口說用語。

在香港,學生讀寫的,都是正式中文的書面文字,但卻用粵語發音,包括用粵語讀古詩詞等。這不就很難咯?對于自幼接受文教育的你我而言,當然讀不出來。

相反的,若要求香港的學生用普通話(華語)閱讀古詩詞,他們也一樣覺得有難度。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

那香港的大學用語又如何呢?

基本上,大學的行政語言、課程綱要等,都是英文(中文相關科系除外),但上課用語就有很大的彈性了。

大體上,不外兩種情況:

一、英文授課;

二、廣東話/普通話授課。

倘若是前者,課后輔導階段,師生還是會以粵語溝通(外籍教師與外籍學生除外);后者則視乎任課老師的安排,有時也要看看選課學生的情況(因為近年有很多中國學子到香港升學)。有時是任課老師必須迎合中國同學的需要,以普通話授課,有時卻是中國的同學需要學習聽廣東話上課。

我則處于中西交匯的兩文(中英文)三語(英語、粵語、華語)間,煞有所感,記之。

讀書人。喜歡有趣好玩的事物。生活可以簡單,但一定要浪漫!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驶过印象

相关文章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道德课:灌输还是启蒙?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用什么教学 比怎么教学更重要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亲近儿童文学 读懂儿童心灵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绘创客:用专业孵化创意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教学相长的儿童阅读营

驶过印象|郭史光宏:三分靠课内 七分靠课外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