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僑生公會要爭取峇峇娘惹的土著地位,該會主席顏泳和認為,一旦峇峇娘惹受承認為土著,就可淡化土著及非土著的界限,往后其他種族也可以擁有土著地位。
顏泳和的言論具有遠見,峇峇娘惹是全世界唯有在大馬及新加坡獨有的社群,這社群的誕生,是文化包容的象徵。
600年前鄭和下西洋,鄭和是和平使者,雖是大國卻未曾吞併其他弱小的國家;峇峇娘惹的先賢跟隨鄭和下西洋,選擇留在本地落地生根,雖然與本地人語言不通又文化不同,卻選擇包容。
鄭和與峇峇先賢們的寬大胸襟,是我們現代人所應該學習的。尤其獨立60年,多元種族特色是我國引以為豪的,卻也無可否認一直被種族課題所困擾。
外國人羨慕我國的“多元”,因為“多元”帶來色彩繽紛,大放異彩及無數的驚喜,若只是認為只有我的是最好的而排他,失去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也會讓馬來西亞變得越來越黯淡。
正當各單位都在推崇多元文化的美好,包括配合2017年馬來西亞日所舉辦的大馬日海報繪畫比賽,標語為“歡慶多元”,各民族及施政單位也應該真正去思考,一些單位一直想落實的單元化,將對我國帶來什么樣的惡果?
無論是任何一個民族,文化與傳統都應該獲得鼓勵以傳承下去,每個人都應擁抱多元、尊重差異,因為每一個文化與傳統,只要不是有違價值觀的,都有傳承下去的價值。
至于土著地位,只要界線模糊了,相信各民族所要爭取的公平地位,也就不遠了。
《中國報》甲州高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