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4日讯)台湾国立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副教授廖桂贤指出,随着气候变迁,未来是无法避免水患,因此治水思维应该改变,从过去预防水灾的传统方式,改为“承洪韧性”(Flood Resilience)。
“我们现在的治水方式,就是不断的兴建防洪墙之类,但是这种并不能永恒解决水患,防洪墙或是抽水机都是有极限。”
她说,容受(To Tolerence)水患,是治水最新思维。
因此,她提出承洪韧性是指淹水容受力,即让淹水不成灾的能力和不严重影响经济能力。
她昨晚在槟城研究院主办“气候变迁下的韧性(Resilience)水环境治理”座谈会上,如是指出。
廖桂贤指出,在城市中要“承洪韧性”,就要在3大元素方面“下手”,分别是开放空间、建筑物及基本设施。
打造更多湿地
“我们要让公共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比如打造更多湿地(Wet Land)、生物沼泽地(Bioswale)、让灰色空间也具备治水公共,比如篮球场在淹水时可以成为水池。”
她也说,建筑物的设计也能达到“承洪韧性”的功能,比如高脚屋、水陆的两栖屋和交通工具。
她强调,任何的防洪设备都只能减少治水韧性,韧性都是从洪水中学习,水患也是提供学习如何与水患相处的经验。
“随着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渐大,所以人类过去的经验已经没办法预测,未来的不确定是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