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2日訊)沒有華裔學生的華小!
全校零華裔生的霹州太平新路口微型華小──育群華小,今日在開學第1天的氣氛依舊歡愉,21名學生都是巫裔,但個個都有華文譯名,學生也懂得或學叫自己的華文名字。
該校今年也有3名新生,皆是巫裔女生,華文名字分別是艾麗婭、貝麗莎及羅琪。
育群華小去年尚剩1名華裔生,惟去年六年級畢業後,今年再沒華裔新生或插班生,成了“沒有華裔學生的華小”。
華裔居民漸少
校長徐碠岏受訪時說,該校今年寫下曆史,沒有華裔生,也沒印裔生,21名學生皆巫裔,其中男生7名,女生14名。
他指出,一年級生有3名,二年級生4名,三年級生3名,四年級生3名,五年級生3名及六年級生5名,其中,一年級及六年級各開1班,二及三年級開複班,四及五年級開複班。
“本校的巫裔生一旦入學,班級老師都會為學生取華文名,華文名都譯自比較文雅及國文規範的華文字。”
徐校長指出,該校學生都來自附近的甘榜住宅,華裔居民漸少。
“為了扭轉局面,校方今年會進行一些改革,包括推行機械人教學,也注重宣傳,如派傳單及開設面子書專頁,也落力提升校外比賽表現。”
徐碠岏說,除了自掏腰包,購買3台機械人充教材,也會親自操刀教導學生機械人學,今年7月會派隊參加在太平舉行的全霹靂機械人比賽,希望可勝出及代表霹州參加11月舉行的全國賽。
(攝影:林順利)
新校牌新校徽新氣象
育群華小新學年新氣象,校園地面改鋪瀝青,也裝上新的校牌及校名路牌,朝氣勃勃。
徐碠岏透露,學校進口處路旁的學校路牌,已貼上新校徽,新校徽是校長自費購買。
他也說,上2周,教育部捎來的一筆撥款,已動工將校園前部的沙石路面,鋪上瀝青,並劃上泊車格位,提升水平。
“此外,行動黨太平區國會議員鄭國霖也讚助裝置學校新的路牌,花費70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