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副刊 > 養生

顧名思醫

文 文 文

【顧名思醫】3大新型微創療法開啟乳癌治療新時代

手術切除,不再是乳癌患者的唯一選擇!

聖丹福廣州現代腫瘤醫院乳腺癌病區主任戴文燕醫生說,近年來乳癌外科治療發生很大變化,在消滅腫瘤之際,也同時兼顧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微創”需求!
聖丹福廣州現代腫瘤醫院乳腺癌病區主任戴文燕醫生說,近年來乳癌外科治療發生很大變化,在消滅腫瘤之際,也同時兼顧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微創”需求!

手術,一直都是乳癌的關鍵治療,但無論是接受全乳切除或局部切除的乳癌患者,總是難免陷入“保乳”(保留乳房)與“救命”的掙紮,有些患者甚至因此而拒絕治療,或在全乳切除後失去對生活的自信。

乳癌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發病年齡比過去提早了至少10~15年,50~55歲為乳癌高峰期。乳癌藥物治療不斷推陳出新,乳癌外科微創療法發展也不遑多讓。精準度高、創傷小的乳癌微創手術,是微創科技發展下衍生的新治療選項。

對於乳癌患者而言,保乳(保留乳房)情況往往可遇不可求,在實體腫瘤(例如:乳癌、肺癌、婦科腫瘤)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聖丹福廣州現代腫瘤醫院乳腺癌病區主任戴文燕醫生坦言,主要可歸類為幾個原因,其中包括:發現及確診乳癌時較遲、乳癌分期已經進入晚期。

另外的可能原因則與醫生和患者的觀念相關,例如:部分外科醫生觀念偏於保守和技術方面的限製、患者本身擔心保乳會導致複發率提高等等。

然而,她強調近年來乳癌外科治療的發展不僅可提高治療成效,治療方式也有很大變化,在消滅腫瘤之際,也同時兼顧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微創”需求:“對患者來說,手術切除乳房不再是唯一治療選擇。介入、冷凍、粒子等新型微創療法,都能為乳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在無需將乳房全部切除的情況下,達到同樣的治療效果。實際上,隻要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保乳是相對安全的。”

戴文燕:綜合性治療成趨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乳癌治療的黃金法則,但現實中大部分乳癌患者確診時已經進入中、晚期。因此,乳腺癌的微創手術,不僅為早期乳癌患者帶來保乳新曙光,也為晚期乳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的選擇。

戴文燕醫生強調:“乳癌的治療法並不是單一性,而是綜合性的。治療乳癌的方法除了傳統外科手術外,醫生也會根據患者個別情況(例如:乳癌類型、分期、患者年齡、身體狀況等等)考慮介入性栓塞治療、冷凍療法、碘粒子植入等微創技術的綜合使用,製定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腫瘤微創治療逐一看

1.冷凍治療

這是一種采用先進技術(美國氬氦刀)極速冷凍的微創治療方法,適用於中晚期乳癌,可直接引起癌細胞脫水和破裂,或破壞腫瘤小血管,殺死瘤細胞。

冷凍療法的原理是在超音波的導引下,以超細微針置入腫瘤中心灌入低溫氬氣,把腫瘤組織快速從人體37度冷凍到零下100多度,當腫瘤組織處於缺血缺氧,又處於零下超低溫而造成凝固性壞死的狀態時,接著注入氦氣急速升溫快速將堅硬的冰球解凍爆破,引起癌細胞脫水和破裂,或破壞腫瘤小血管而致缺氧,導致瘤細胞死亡,通過“冷凍”與“解凍”回溫循環過程,達到摧毀腫瘤組織的作用。

冷凍治療技術不會對正常組織產生冷凍傷害。冷凍治療的優勢包括:成功率高、並發症少、出血量少、損傷小、可單獨施行,也可與化放療或手術療法結合。

2.介入療法

介入療法主要是針對乳癌原發病灶或其他轉移腫瘤組織進行抗腫瘤藥物灌注,及對腫瘤本身和其供血動脈進行栓塞,把供應腫瘤的血管“栓死”,使腫瘤失去血供從而被“餓死”。

另一方面,栓塞劑也可攜帶抗癌化療藥物進入腫瘤內,起到緩釋和局部化療的作用,相比起傳統全身化療,這項療法的毒副作用小、並發症也更少。

介入療法除了可以切斷腫瘤細胞營養供給途徑,以抑製腫瘤生長,也能夠發揮精準殺死腫瘤細胞,減少腫瘤轉移的作用。

介入治療的優勢為僅需局部麻醉、創傷小、可重複性進行、靶向性強,可精準殺滅癌細胞及副作用少。

3.粒子植入治療

粒子植入治療采用的是一種能量性放射核素,可發出持續、短距離的γ射線殺傷腫瘤細胞,對乳癌腫瘤起到內放射治療作用,達到像手術刀切除一樣的效果,所以也被稱為粒子刀。

這項治療首先根據患者腫瘤的性質、大小、位置,計算出恰當的射線能量,選擇合適的粒子劑量;然後在影像設備導向下,將碘粒子植入腫瘤內或受腫瘤浸潤侵犯的組織中。

碘粒子射線隻集中在腫瘤組織內,不會損傷正常組織。粒子植入治療技術涉及放射源,其核心則是放射粒子,目前碘125是臨床應用最常見的物質。

粒子治療的優勢包括放射線集中腫瘤內發生效應,不損傷正常組織、有效殺傷腫瘤、幫助緩解痛苦、延長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視病況製定個體化治療

戴文燕醫生強調,微創治療概念的形成,象征著醫學模式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而微創技術對患者而言具有多重優勢,從整體上注重患者在心理、社會、生理(例如:疼痛)、生活質量等方面的改善與康複,最大程度做到體貼患者及減輕他們的痛苦。

換言之,現在的乳癌患者比過去幸運,因為有了更多微創的治療選項。當然,除了上述三種腫瘤微創技術,乳癌還有很多治療選項,而這幾種微創技術也並非萬能,任何癌症治療(包括乳癌)都不應該采用“一體適用”、墨守成規的既定方案,而是必需考量不同患者的情況與需求,精準掌握“因人而異,因病而異”的治療概念,才能度身定製出應用不同技術與藥物,發揮取長補短精髓的“個體化”聯合治療方案。

■報導:陳筱柔  圖:聖丹福廣州現代腫瘤醫院提供

更多報導:【顧名思醫】乳癌聯合治療方案為患者帶來希望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顧名思醫

相關文章

看好文:顧名思醫|肥胖已奪500萬人性命 你我他都可能是下一個

看好文:顧名思醫|中風悄悄走進年輕族群 及時救治減輕後患

看好文:顧名思醫|阻隔病毒傳播 戰勝肝炎

會員文:顧名思醫|大馬逾15%成年人有糖尿病 明智控糖擁護健康

會員文:顧名思醫|流感每年奪逾25萬人性命 特定人群和老人首當其衝

會員文:顧名思醫|骨痛熱症痊愈後 綜合征悄悄上門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