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是老人專利?其實你錯了!
破除錯誤迷思,及早“拯救”膝蓋!
有“致殘殺手”之稱的骨關節炎(也稱為退化性關節炎),是關節炎最常見的形式,國際骨關節炎研究學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骨關節炎患病人數高達2.4億,60歲以上的男性約占10%以上,女性約占18%以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到了2020年,骨關節炎將成為致殘的第4大主要原因,僅次於缺血性心髒病、憂鬱和交通事故。我國最常見的骨關節炎類型,是膝關節炎。

陳慕臏:非老人病也會影響年輕人
在一場由VIARTRIL-S(一種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主辦的訪談活動上,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老年病學專科陳慕臏教授與歐洲骨質疏鬆和骨關節炎臨床經濟學會(簡稱ESCEO)主席吉恩(Jean-Yves Reginster)教授分析骨關節炎的現況與管理。
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老年病學專科陳慕臏教授坦言,大馬民眾對於骨關節炎的認知不足,或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一種與“老年”相關的疾病,事實上,膝部關節炎或其他部位的骨關節炎也會影響年輕人。雖然研究顯示,導致骨關節炎(尤其膝關節炎)的主要原因是超重或肥胖,或關節軟骨退化,但生活方式也與骨關節炎的發生存在關聯性。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忽略或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骨關節炎,感覺到疼痛也置之不理,或寧願尋找非正規的所謂傳統療法來緩解,最終病情嚴重才開始尋求醫療協助,導致治療變得困難或進行關節置換手術。這也是我們在骨關節炎方面的主要挑戰之一。患者應該改變骨關節炎是老人病的觀念,及早察覺骨關節炎的症狀並及時尋求治療。畢竟,關節置換手術並不便宜,未必每個人都負擔得起。”
她強調骨關節炎未必就是伴隨老化而來的正常過程,因此,大馬民眾應及早采取預防骨關節炎的措施或及早治療,避免因病情延誤而導致殘疾的嚴重後果,成為家庭、社會甚至國家的負擔!

吉恩:優先結合兩治療方案
吉恩教授強調,骨關節炎是一種高度致殘的疾病,但人們普遍對於這種疾病存在錯誤觀念,認為關節置換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案:“事實上,骨關節炎的管理的優先選擇,是結合藥理學和非藥理學兩種治療方案,而手術應被視為其他治療方案失效後的最後選項。
研究結果顯示,如果能及早接受藥物治療,膝關節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必要性可減少約50%。正確的藥物治療能減少及緩解症狀,長期管理可達到延緩疾病惡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骨關節炎的藥物治療並不是隻有止痛藥,而任何用於治療骨關節炎的藥物,都需符合安全性和有效性兩大原則!”
骨關節炎的藥物治療選項,包括緩效性的症狀改善藥物(簡稱SYSADOA)和疾病修正性藥物等。吉恩教授指出,綜合性治療才是早期骨關節炎的最佳治療方案,其中包括根據個別患者需求,適當地采用緩效性症狀改善藥物(例如:結晶型葡萄糖胺),以及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維持理想體重(必要時需減輕體重)、適當運動等等。
另外,他也提醒患者應慎選葡萄糖胺,最好先谘詢醫生意見,畢竟並非所有的“葡萄糖胺”都對骨關節炎有效,鹽酸鹽葡萄糖胺或非結晶型葡萄糖胺是無法達到緩解症狀作用的。
認識膝關節炎
雖然骨關節炎可以損害身體的任何關節,但這種疾病主要影響手、膝、髖關節和脊柱關節,是一種關節軟骨和周圍組織的慢性損害,以疼痛、僵硬和關節功能喪失等症狀為特點,而膝關節炎則是我國最常見的骨關節炎類型!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關節之一,也是支撐人體重量及活動的關鍵部位,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組成。膝關節內有半月板、韌帶、關節盤有軟骨包著,關節外的肌肉肌腱是支持和影響功能的重要動力結構。
退化性的膝關節炎的病因主要是長期性關節磨損及發炎,或是早年的關節傷害。退化性膝關節炎通常發作於四、五十歲,而隨著年齡成長,症狀會逐漸加劇。雖然如此,膝關節炎也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因為生活習慣、肥胖等因素而導致膝關節磨損。
正確複健減疼痛
膝關節炎無法預防?關節疼痛問題難以改善?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正確的複健運動,不僅可以減少疼痛情況、幫助患者保持膝功能,同時也有助於延緩膝關節炎病情的惡化,甚至可能成為膝關節置換手術之前的最後一根救“膝”稻草!
REGEN Rehab中心職能治療師林欣佩和物理治療師露比妮(Rubini)指出,針對膝部的複健運動主要有幾個作用,其中包括減緩膝關節炎的病情惡化,減輕患者的疼痛及幫助患者盡可能保持膝關節功能。

林欣佩:複健運動要有正確觀念
“根據患者情況擬定的正確複健運動,是幫助患者達到減少疼痛、保持膝功能和延緩膝關節炎惡化的最簡單、也最佳方法,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成為手術前的替代治療方案。”林欣佩提醒民眾,對於複健運動要有正確觀念,而不是感覺疼痛才做,不痛就隨便敷衍或停止運動,無論有沒有疼痛,我們都需要每天鍛煉關節與肌肉。

露比妮:膝關節保健要趁早
露比妮強調,複健運動不僅需強化膝關節,也要維持膝關節的靈活性:“通過運動鍛煉強化膝關節,是避免膝關節提早老化最好的方法,然而,人們往往都忽略了這點,沒有時間或懶惰都是常見的藉口。事實上,強化膝關節運動是需要每天做的,而不是等到疼痛發作才來求助。”
她強調,膝關節保健要趁早,因為人體從25歲後就會開始老化,經常鍛煉膝蓋肌肉,就可以延長膝蓋的使用年限,不會太早罹患膝部骨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