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8日訊)大馬首份憂慮指數(worry index)研究報告顯示,國人對經濟職業、治安與生活成本都感到極度焦慮(max worry),憂慮指數高達0.77(以0-1區分憂慮指數)。
Emir研究機構以0-1區分憂慮指數,在綜合所有因素後,得到國人的憂慮指數竟高達0.77,其中又以生活成本的數最高,達0.81;除了上述4大課題,受訪者對就業、置產、社會問題與貪汙濫權都感到憂慮。
其他“憂慮指數”是擔憂就業機會(0.78)、對治安的憂慮(0.77)、及對經濟的憂慮(0.74)。
此外,近半數國人在回應3大課題,即國家發展是否在正軌、希盟政府是否可靠及經濟基礎是否強健時,都表達“不確定”,顯示國人對大馬未來前景感到茫然。

24%認為政府走錯路
該機構於9月5日至10月10日,向1992名來自各族群、教育、收入、性別、居住地區的受訪者收集意見後,完成有關報告。
該機構主席拿督萊士胡申指出,研究顯示上述課題都在困擾著國人,導致他們食不知味,夜不能寐;50%國人不確定國家未來方向是否處在正確軌道上、24%甚至認為政府走錯路,讓他們更是寢食難安。
他在記者會上說,隻有24%國人認為希盟是可靠的政府,46%國人卻不確定自己投選的希盟政府是否可靠,30%國人更是悲觀認為,希盟政府不可靠。
出席者包括該機構媒體與通訊總監嘉馬裏、大馬國際伊斯蘭大學教育係教授拿督莫哈末沙哈裏、經濟與管理科學係助理教授拿汀瑪嘉裏塔、伊斯蘭啟發知識與人文科學助理教授東姑莫哈爾等。
37%華裔相信希盟可靠
研究報告指出,以種族比率分析,隻有19%巫裔相信希盟政府是可靠的,印裔為22%,華裔則占37%。
綜合所有不同意,或不確定希盟政府是可靠政府的數據,高達81%巫裔與土著不相信現在的希盟政府,而華裔占63%,印裔則是78%。
若以居住地區劃分,鄉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擔心國家未來。
另外,該研究發現,人民在對照2年前的生活滿意度,以及展望未來的生活是否滿意的指數竟是相同的;高達44%受訪者認為沒有分別,37%受訪者認為生活變得更好了,僅19%受訪者不同意生活有所改善。
不過,該機構無法針對0.77的非常憂慮指數做結論,也不能詮釋這項指數的代表意義,隻代表人民都處在極度焦慮狀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