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勞8日訊) 瓜拉庇勞曆史文物與古跡,必須永久保存,列入國家文化遺產,並曆代傳承,發揚光大。
瓜拉庇勞三聖宮資產信托管理層華人花園美化組,日前邀請檳城文化資產保存、文化建築設計及華人文史研究工作者陳耀威、森美蘭著名文史工作者陳嵩傑,到來為三聖宮及華人花園進行田野考察及研究。
在為期2天1夜的田野考察及研究工作中,陳耀威、陳嵩傑及諸位文史研究人員,分別到庇勞三聖宮、庇勞華人花園及庇勞陳源興老店屋參觀,並為這一次古跡的田野研究和考察,針對有關古跡的修複和保存提供專業意見。
修複與保護古跡
庇勞華人花園美化組籌委會主任鄭元發指出,這次的田野考察及研究工作的目的,是讓三聖宮資產信托管理層與華人花園美化組,將來為三聖宮及華人花園曆史古跡申請列入國家文化遺產鋪路,以受到法律的保障。
庇勞三聖宮理事會主席林煌元披露,該華人花園美化組基金,已經得到全國各地的華團會館、商家和古跡愛護者的支持,希望森州的華團會館,尤其是瓜拉庇勞的華團會館能夠慷慨解囊,為瓜拉庇勞僅有遺留的兩座百年華社古跡,共同貢獻一份力量。
他希望華社知道一群年輕人,為自己的家鄉出力、為華社古跡作出貢獻,同時感激美化組各成員的付出和努力,為這個項目花了很多心思和功夫。
他也感謝陳耀威及陳嵩傑協助進行三聖宮和華人花園美化及古跡修複考察研究,並答應成為有關美化組的文化與古跡顧問。
他希望2人日後多多指導和提供專業意見,好讓修複與保護華人文化曆史古跡的項目能夠順利進行。
阿魯古馬冀管理層愛護古跡文化
森州行政議員阿魯古馬指出,庇勞三聖宮及庇勞華人花園都是超過百年曆史的建築物,希望管理層好好愛護華裔先賢所留下的古跡文化。
他說,庇勞縣議會及三聖宮理事會必須合作及配合,將曆史建築物進行美化及提升四周的環境,如在華人花園建設行人道,方便民眾進行步操及晨運等。
他不希望具有曆史文化的地點和建築物成為荒廢的地方,反而應該得到美化及保護,將其古跡文化傳承至下一代,源遠流長。
森華堂主席陳永明讚揚庇勞華人花園美化組,在多月前成立至今,已經進行一系列的美化及保護古跡的工作,將超過100多年曆史的古跡保存下來。
他說,英殖民地時期前參政司馬丁力士打的中西合璧紀念牌坊,是森州唯一的曆史牌坊,牌坊中有中文、爪夷文及英文,顯得十分稀有與珍貴。
“古跡可以保留下來,這就是曆史,不能讓其他人去篡改曆史,希望年輕一代要傳承文化,以便後輩可以把保護曆史文物的任務持續推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