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大型研究显示,人类活动破坏自然栖地迫使会传播疾病的野生动物与人类更加接近,类似新冠肺炎(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全球大流行疫情将会愈来愈常见。
法新社报导,非法盗猎、机械化耕种以及益趋市化生活方式,近几10年来全都导致生物多样性大量消失,毁灭大量野生动物,驯化牲畜也愈来愈多。
约70%的人类病原体属人畜共通,意味在某些时点,这些病原体会像2019冠状病毒疾病般,从动物跳到人类身上。
美国的研究人员检视了已知会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逾140种病毒,并和国际自然保育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交叉比对。
他们发现,驯化动物、灵长类、蝙蝠与老鼠携带高达75%的人畜共通病毒。
他们也做出结论指出,当物种面临过度消费与栖地流失威胁时,病毒从动物溢出传给人类的风险最高。
研究报告第一作者、加州大学兽医学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的强生(Christine Johnson)说,剥削野生动物、特别是破坏自然栖地,是疾病外溢的深层原因,置人类于新兴传染病风险中。
去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专家小组警告,高达100万物种由于人类活动而面临灭绝。
那项里程碑式评估显示,地球上75%的陆地与40%的海洋已遭到人类严重破坏。
特别是森林砍伐,让野生哺乳动物面临日增压力,它们在栖地日益减少的困境中苦苦挣扎。
当人类活动进一步侵犯它们的领域,野生动物将被迫增加与人类接触,升高再次爆发另一场宛如武汉肺炎疫情的风险。
强生说:“我们透过砍伐森林、土地转种农作物或饲养牲畜或建立社区,改变了地貌景观。这也增加人类与野生动物接触的频率与强度,为病毒跳到人类身上创造了绝佳条件。”
强生表示,一旦当前这场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落幕,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够专注于防备大流行病以及防范人畜共通疾病风险,尤其是在拟定环境、土地管理与动物资源政策上。
来源:法新社、中央社
图: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