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28日訊)衛生總監拿督諾希山今日證實,新冠肺炎病毒入侵患者血管後,會導致患者血管阻塞,進一步導致患者中風或心髒病發生的風險。
他解釋,新冠肺炎的患者分為2個患病階段,分別是首階段的可傳染性和次階段的發炎,而病毒在入侵患者血管後,會引發3個影響血液循環的因素。
他說,首個因素是血液濃度,當患者發炎時,會釋放許多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和細胞因子(cytokine),因此當血液濃稠時容易凝固。
“其二是病毒會攻擊血管壁,導致血管壁受損,引發血栓生成。
“其三可能是他們患有疾病或是癡肥等等,在醫院接受治療時沒有特定移動,因此血液循環緩慢。”
他指出,上述3個因素會導致血管阻塞,若患者的血管阻塞部位分別是頭腦和心髒,則將導致中風和心髒病。
諾希山於今日在衛生部例常記者會上,針對有媒體曾詢及年輕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中風情況後,如是指出。
另一方面,截至今午12時,國內新增31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今累計5851宗確診病例。
衛生總監拿督諾希山今日在衛生部例常記者會上宣布,今日有75名患者康複並獲準出院,使我國累計康複患者達4032人,占整體病例68.9%。
他說,而目前有36患者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當中17人需要呼吸儀器輔助。
此外,諾希山宣布,國內新增1宗死亡案例,累計100宗案例,占總確診病例的1.7%。
他說,第100名死者是第3628名患者,是一名67歲大馬男性,死者生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中風與心髒病。
他說,這名死者在4月4日被送入醫院接受治療,並在28日早上9時40分宣告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