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9日訊)運動醫療專家李誌平博士說,國內超過70%的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病例,患有非傳染性疾病共病症;保持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他說,免疫防禦能力較弱人士患上新冠肺炎的風險較高,且會因患有心髒病、肺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加劇。
“另外,情緒壓力、睡眠不足和身體疲憊都會降低免疫力,讓人更容易患上疾病。

“患上非傳染性疾病的原因,例如吸煙、缺乏運動、不健康的飲食,以及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有害使用酒精,都與成年期疾病的發展明顯的關係。”
他是在《馬新社》發表的專欄文章中,這麼指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非傳染性疾病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殺手,在2016年全球記錄的死亡人數為5690萬人,其中4050萬人或71%是因非傳染性疾病而喪命。
李誌平博士說,在保持健康飲食的同時,也要多吃可增強免疫力的食物以抵抗感染,運動鍛煉和補充營養,都可以幫助增強免疫力。
他也引用世衛組織在2010年發布的指南說,18至64歲之間的成年人應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鍾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進行75分鍾的劇烈強度有氧運動,或結合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馬來西亞有36.9%運動不活躍的成年人。其中女性(50%)運動不活躍水平高於男性(24.7%)。
關於食物攝取,李誌平博士說,富含維生素C、D和E的食物可以增加抵抗感染的細胞,來改善免疫係統。
“維生素C和E中的抗氧化劑在控制感染和免疫係統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樣,保持身體水分充足且有睡眠可以幫助減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