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痹(也俗稱為面癱)?沒錯,而且病毒感染(直接或間接)也是最常見的顏面神經麻痹原因。但是,導致顏面神經麻痹的病毒並非此刻令全球心驚膽戰的新冠病毒,而是單純皰疹病毒、Epstein-Barr病毒等,其中又以貝爾氏麻痹症(Bell’s Palsy)為最常見的顏面神經麻痹病症,連我國羽球好手陳炳橓去年也曾經中招,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後所幸目前已經康複。
顏面神經麻痹多半是因為“病毒”感染顏面神經造成神經發炎,產生顏面肌肉無力的狀況。人類頭顱裏面有12對神經線,而第七對(左右各有一條)主要控制臉部肌肉,掌管臉部所有表情肌肉的收縮,包括:微笑、抿嘴、閉 眼、皺眉等。當這條神經線發炎引起功能障礙時,就會造成半邊臉的肌肉無法施力,形成面癱現象。由於顏面神經麻痹患者通常會出現“眼歪嘴斜”的症狀,所以時常會被誤認為中風。擁有中西醫資格的陸汶宗醫師分析,顏面神經麻痹與中風造成的症狀,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顏面神經並沒有合並手腳無力及感覺異常的情形,而且原理也不一樣。
無論男女或任何年紀、每個人都有可能會得到顏面神經麻痹。從西醫學說上分析,造成顏面神經麻痹有很多種原因,主要分為中樞型和周邊型,中樞型通常與腦中風、腦部腫瘤、頭部外傷等等有關,而周邊型是屬於比較常見的顏面神經麻痹,主要和病毒感染顏面神經有關。中醫學說則認為是風邪入侵所導致的面癱,再根據不同患者情況細分成風寒或風熱侵襲經絡,風邪夾痰阻滯經絡、氣血虧虛致經絡失養又感外邪等不同情況。
陸醫師強調,無論中西醫皆主張顏面神經麻痹應即早治療,以縮短病程、減輕後遺症:“西醫治療的方式主要分為藥物及複健治療,急性期可給予類固醇。如果有皰疹病毒感染,也會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縮短恢複時間,除此之外也可以服用維他命B 群幫助神經修複。中醫對於面癱的治療方案主要以針灸為主,再根據患者體質和症狀辨證論治配合內服中藥治療,通過內外兼顧加速神經恢複,再調整體質增強抵抗力預防再次複發。”

顏面神經麻痹也有黃金治療期?
陸汶宗醫師分析,顏面神經麻痹跟中風一樣都存在所謂黃金治療期或恢複期,而這個期限通常是一個月:“一般上,如果情況不嚴重,患者若能在一個月內找到好的中醫施針,通常可以恢複得很好。因為,人類神經的恢複是有時限的,一旦神經細胞壞死就很難修複。針灸的原理,用現代科學的方式解說,就是通過針灸刺激穴位讓其自然產生抗炎物質,促進身體自我修複的功能,使得身體的血液循環變好,增強免疫功能以幫助顏面神經的恢複。”
針灸,是一種是通過調節經絡中氣血的運行,使人體恢複到陰陽平衡狀態的中醫治療手段。截至目前,現代科學有一部分會用對疼痛的研究成果來解釋針灸,也有科學家認為針灸是通過病痛局部電生理變化、化學物質變化和微循環的變化而發揮作用,另外也有理論指出針灸是通過周圍感受器、感覺神經、脊髓後腳的中間神經元以非疼痛的信號取代疼痛信號,從而關閉疼痛傳入的大門等等。
陸醫師直言中醫針灸對人體神經係統的治療確實有獨到的效果:“越來越多現代研究指出,針灸越早介入治療將有助於神經的恢複,尤其是及時把握黃金治療期結合西醫和中醫針灸治療的患者,顏面神經麻痹發病後大部分都可以痊愈康複,但若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例如:發病後幾個月後才開始針灸),雖然病情有所改善但往往也會伴隨著一些後遺症,例如:顏面肌肉無力、顏面肌肉收縮、 顏面抽搐等。”
因此,把握黃金治療期,是顏面神經麻痹能否康複的重要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