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城30日訊)大馬汽車、機械人和物聯網技術研究院(MARii)與Sengenics私人有限公司,聯手推出全球首個可檢測新冠肺炎9款病毒株抗體類的檢測技術“ImmuSAFE”,進一步檢測體內抗體數量多寡,以鑒定當事人曾患上新冠肺炎,包括是否要入院治療。
該院總執行長拿督馬達尼指出,這款技術目前已獲得國家醫藥研究所(IMR)認可,並鑒定其準確度和敏感度都達到100%,他們目前正等待醫療器材管理局(MDA)發出準證,希望這款技術可在下周正式推出市場。
他說,這款技術目前主推在工業和商業市場使用,以協助這些領域可不受疫情影響繼續營運。

他舉例,如果一家公司不幸出現新冠肺炎患者,一般上公司所有員工都需要隔離14天,但使用這款技術即可鑒定哪些員工體內已有足夠抗體,意味他們已對新冠肺炎病毒具有免疫,他們即可如常工作、無需隔離。
“反之,如果你體內沒有任何新冠肺炎抗體,同時也對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呈陰性反應,那才需要接受隔離。
“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用關閉整家公司,一些已免疫的員工,就可繼續工作。”
他今日召開記者會,如是指出。在場者包括MARii顧問莫哈末法依紮、Sengenics私人有限公司總執行長阿裏夫,及執行董事佐漢。
馬達尼解釋,除了用於商業和工業用途,這也可以用於旅遊業,加速開放邊境的可能性。
“我們可以使用這款技術檢測入境旅客,以鑒定他們是否對傳播病毒具威脅性。如果他們體內已有足夠的抗體,對新冠肺炎已經具免疫力,那他們就是安全的。”
(本報葉原溢攝)
(本報潘嘉威攝)
可用於鑒定疫苗有效性
馬達尼指出,“ImmuSAFE”檢測技術也可用於鑒定疫苗的有效性。
他解釋,目前市面上具備的抗原或抗體檢測試劑盒,僅針對病毒的其中一個病毒株(domain)產生的抗體展開檢測,但這款技術可檢測新冠肺炎多達9款病毒株所產生的抗體。
“其中3款是針對病毒細胞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的病毒株,而另6款則是核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中的病毒株。”
他補充,不同的體質會產生不同的抗體,比如一些病患體內隻有針對一款病毒株所產生的抗體,而一些病患則有2款或3款。
“這款技術除了檢測體內抗體的數量,還檢測這些抗體是針對哪種病毒株所產生。”
他說,如此一來便可知道疫苗產生的抗體是否充足。
“如果疫苗隻針對一款病毒株,那就可能不夠有效。”

價格比RT-PCR便宜
馬達尼指出,盡管“ImmuSAFE”檢測技術提供更多的資料,包括體內是否具有新冠肺炎病毒、抗體數等,但其定價預計比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來得低。
他強調,目前依然處在疫情嚴峻的期間,而MARii必須確保一切合理化,不僅是在敏感度和準確度上達標,價錢也必須是可負擔的。
“目前RT-PCR的檢測費用是388令吉,但這款檢測技術會比這個價位來得低。”
他也強調,盡管檢測過程僅采取血液,但這並非一個家用檢測試劑盒,血液依然需要送往實驗室進行檢測,但結果預計在半天內就能出爐。
另一方面,阿裏夫透露,Sengenics私人有限公司耗時了約7個月、花費了約600萬美元(約2496萬令吉)來研發這個技術。
“雖然公司的創辦人是來自英國,但這家公司在馬來西亞成立了近10年,而這款技術的試劑盒等也是在大馬本地生產。”
他補充,這款檢測技術已在美國發表,如今也獲得多國采購作為研發用途,包括卡達爾、英國、德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