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5日訊)公共衛生專家認為,政府實施2周的行動管製令,不足以有效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率。
馬來亞大學流行疾病教授阿旺布吉巴說,若管製令長達6至12周,才能有效降低確診病例。
阿旺布吉巴也是科學、工藝及革新部新冠肺炎疾病分析與策略工作組主席。他告訴“透視大馬”,草率落實管製令,無助於減少確診病例。

他也建議政府當局,必須采取嚴格及漫長的管製令以壓平曲線,同時也需采取一系列抗疫措施。
阿旺布吉巴說,政府落實MCO時,浪費了許多時間卻沒有解決非法外勞、修正後的員工宿舍及設施最低標準法令、更完善的數據分析、更佳指標、方案規劃和大流行疾病防範藍圖等,長久以來的課題。
他認為,管製令必須清晰明確外,執行方面也不能出現雙重標準,而若政府無法解決相關問題,實施MCO 2.0的時間將付諸流水。

健康政策專家許瑞慶醫生受詢時說,我國需要一個綜合性措施來縮短管製令的實施期限。
他說,MCO2.0和MCO有巨大差異,去年確診病例僅3位數,唯如今飆升至4位數,兩者的差異或促使政府延長管製令以壓平曲線。
他認為,盡管祭出管製令需付出巨大代價,但這也是有效抗疫的方式,大馬仍需綜合其他方式如加強聯係追蹤、一套更清晰的標準作業程序及更公正執法等,助縮短管製令期限。
他說,管製令有助減少每日新增確診病例,也是衡量政府成功抗疫的唯一標準,唯大馬還是需要一個透明數據,包括每日檢測、共享確診數據、加護和普通病房及低風險隔離治療中心的病床使用率、死亡率和基本傳染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