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國內 > 時事

大馬人在葡萄牙研發新技術 迷你MRI 一滴血測疾病

文 文 文

(吉隆坡18日訊)遠居海外的大馬人在異國實驗室開發新技術,把一般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縮成“迷你版”,不僅讓醫院節省開支,也可讓病人負擔起照MRI費用!

41歲的方勇強,是在2014年在馬大畢業,目前在位於葡萄牙的國際伊比利亞納米技術實驗室,進行醫藥相關研究,他與新加坡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一項新技術,通過微型MRI的方式,以一滴血來繪製出二維碼“分子指紋”。

他說,盡管這項技術與一般的MRI相似,但不能完全取代之,因為它可檢測的疾病不多;只能查到那些通過血液才能檢測到的疾病,如糖尿病、瘧疾和蛋白血症等。

方勇強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解釋,醫療人員可通過掃描繪製出來的二維碼,裏面會有像心電圖類似的圖表,根據圖表的起伏點,就能判斷出患者患上什麼疾病和病情。

方勇強希望微型MRI技術在未來能測驗更多疾病,因此會努力做研究。
方勇強希望微型MRI技術在未來能測驗更多疾病,因此會努力做研究。
微型MRI技術,是通過把血液放入微型試管,再進行測驗。
微型MRI技術,是通過把血液放入微型試管,再進行測驗。

簡化版微型掃描儀

“我們之所以能通過圖表就知道,是因為我們已經抽取相關疾病患者的血液,若有新的患者進行此測驗,我們就能通過之前的病況作出分辨,因此會有一定的準確率。”


他認為,這或是續MRI研發後,核磁共振界史上最重要的裏程碑之一。

“眾所周知,MRI是物理上昂貴的大型機器,其價格高達百萬令吉,所以我們將研究重點放在了反方向,開發一種低成本,簡化版的微型掃描儀,既簡潔又便攜。

“我們專注在微型體積成像(一滴血),而不像一般MRI那樣進行全身成像;我們用便宜像硬幣大小的磁鐵和手工編織的線圈代替昂貴的大型物品(如磁室和梯度線圈)。”

成本低廉 一般人付得起

照一次核磁共振成像(MRI)費用大約500令吉,但以微型MRI進行一次測驗的費用,幾乎是零!

方勇強指出,由於購買MRI的成本高,收費也會較貴;但以微型MRI做測驗,隻需使用一支微型試管,購買100支試管的費用隻需3令吉,所基本上是零成本。

“就像上廁所一樣,用完就衝水,但我們不會計算水費,道理是一樣的。

“雖然說沒有成本,但是醫院怎樣都會要賺錢,但是比起500令吉,患者已可節省很多錢了。”

他補充,購買一般MRI的成本,高達300萬令吉,而微型MRI的成本僅需2000美元(約8100令吉),除了能幫醫院省錢,患者也有能力支付照微型MRI的費用。

方勇強目前在國際伊比利亞納米技術實驗室,進行醫療相關的研究。
方勇強目前在國際伊比利亞納米技術實驗室,進行醫療相關的研究。

需3至5年時間鑽研

盡管研發出如此有用的技術,但研究人員仍需再花3至5年來讓研究成熟,也確保安全和惠及醫療界。

方勇強說,目前還沒有醫院采用此技術,而他與團隊還需要很長時間研究,因為這涉及人命的研究,若判斷錯誤,會導致患者死亡或更加嚴重,因此萬事都要謹慎。

“我們有學生計劃開公司,到時候他會找投資者投資此項目,到時就會在醫院裏采用(微型MRI)。

“我和團隊也會在這段期間做更多研究,相信能在未來能通過此技術,測驗到更多的疾病。”

他補充,此技術也通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方式來進行,此方式擅長區分複雜的特征,並檢測到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特征。

“我們發現,機器學習能夠更快,更準確地識別圖像;我們不應擔心機器學習會取代人類,而應接受並充分利用其功能。

“機器學習未來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是互聯網時代一樣。”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